社火祭是大漢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這個節日一般要延續整整三天,在這三天里,大人們會把自己的臉涂抹上各種顏色,孩子們則通通涂抹成一張大黑臉。
每個人的嘴角都會草汁描繪出兩顆巨大的獠牙,講究一些的人家,還會把各種猛獸的獠牙裝在嘴里,還是會動彈的那種,胡亂活動一下就能把小孩子嚇得哇哇叫。
人們還會把家里破爛的衣樹布條染成五顏六色,再把這些布條拴在腰上,等扭腰擺胯的時候,布條就會上下翻飛的很好看。
鼓,是大漢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裝飾品,鼓聲越大,就能嚇跑更多的野獸,也能驅趕走一些不好的死魂靈。
高蹺也是生活必需品,一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去野外的時候,踩著高蹺走,一來可以防備被毒蟲咬,二來,站在高蹺上的人看起來很大,這能嚇跑不少對人不懷好意的野獸,尤其是狗皮子。
大頭娃娃的頭套制作工藝非常的繁瑣,想要把一大塊木頭從中間掏空,再雕鑿出眼耳口鼻,最后上色,需要的時間很多。
可是呢,一旦某個人戴著大頭娃娃面具,穿著彩衣蹦蹦跳跳的出現,他的身邊就絕對不愁沒有擁躉。
越是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里,精神生活就一定要豐富,也只有這樣做了,人們再回憶起那段艱苦歲月的時候,只會想起那些快樂的事情,至于苦難跟餓肚子,除非拿來教育子女,否則他們會自動頻閉掉,畢竟,避免回憶苦難,也是人身上特有的一種精神保護功能。
大漢人的慶典跟地球上差不多,食物才是重中之重,平日里每天吃三兩麥子,豆子,草糧啥的沒有問題,‘社火祭祀’的時候就不能這么寒酸了。
娥姬,安姬一群女人仔細算計之后認為,在“社火祭祀”的三天里,每人每天分到一斤糧食還是可以的。
至于肉食,對這片大地最熟悉的棗紅馬表示,在清水河的第一個洄水灣里,住著一群長鼻子象豬,這東西體型龐大,行動遲緩,就是性情暴烈,凡是膽敢進入它們的育兒領地,基本上都會被它們踩扁。
沒錯,這東西是純粹的食草動物,至于說人家行動弛緩,這話只能是棗紅馬說,別的動物跟人說這話,很容易被象豬踩死。
狩獵這種事情自然落在了云策的身上,自從他赤手空拳都能把有獸中之王美稱的獰獸打的服服帖帖的,這里的人們已經確認,云策才是真正的獸中之王。
云策帶著一群人,拉著七八輛馬車早早的就去了清水河的第一道洄水灣,這是一片深五十里,寬不過二十里的狹長地帶。
三面被枯水期的清水河包圍著,一邊面對廣袤的長城荒原,跟隨云策一起來的人們,在看到第一堆半米高的象豬糞便堆,便統統找了最粗壯的樹爬了上去,這堆糞便就是象豬劃定的領地。
至于,狩獵,大家確認是云策跟棗紅馬的事情。
云策也不需要他們幫助,雖然不知道象豬是個什么東西,確定棗紅馬能跑的過它們,云策就覺得自己也可以的,他曾經跟棗紅馬比賽過,他跑的比棗紅馬還能更快一些,畢竟,他的身體小,不用過多的選擇道路。
還以為這里應該是一處水草豐茂的地方,進去之后越走越是荒蕪,云策這才發覺不對勁,尤其是棗紅馬抬腿輕拿輕放的偷感很重的模樣,讓云策不得不把警訊提高兩個等級。
直到看到一頭跟大象差不多大的象豬在慢吞吞的啃著泥地,云策這才放下心來,提著一桿投槍,想都沒想,就用力投擲了出去。
距離不到二十米,投槍的力量兇猛,加上最前方專門為破甲準備的三棱頭,投槍輕易的破開了象豬的外皮,繼續向里面鉆進了一米多,才穩穩地停住。
這頭象豬的兩只粗壯的前腿頓時就跪倒在地上,抬起巨大的頭顱,甩著半米長的短鼻子,朝天空‘嘟嘟’的叫喚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