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天下已經開始亂了。
來到井口關的商隊越來越少,就能窺見一斑。
云策喜歡的嬰兒豆,花生大小的精米,糯小米,那種自帶花香的獸肉,以及能靜置出糖霜的蜂蜜,都沒有了。
不僅僅是沒有了,就連替代品都沒有,貨物的種類也在迅速的變少中。
井口關的生意真的很好做的,只要商隊帶來的貨物沒有賣完,井口關都會以市價的三成把商隊剩下的貨物都給買下來。
這幾乎是一個穩賺不賠的保障了,要知道剩下的貨物有一個名字叫作尾貨,以三成的市價售出,絕對是一個有利于商隊的舉措。
更重要的是,井口關收取的貨物,最終都以黃金付賬,他們幾乎不怎么用商隊討厭的綠錢來支付貨款。
而且,從無賴賬,或者強買強賣的行為。
為了進一步的方便商隊,井口關甚至不向商隊征收進城稅。
各種舉措下去了,執行了,可惜,在一個專門販賣衣樹布的商隊來過之后,井口關已經有二十天沒有商隊來過了。
準確的說,大漢是一個純粹的商業國家。
因為沒有大規模的種植農業,百姓依靠采集,狩獵收集物資,然后再由大量的行腳商人把物資從百姓手中收回來,運轉到小城,轉賣給小的商隊,小的商隊再次匯集到足夠多的物資之后,就把物資轉運到大城市。
如果大城市無法消費這么多的物資,就會有專門的商行把剩余物資囤積起來,最后交給大商隊,最終由他們將這些貨物運送到需要這些貨物的大城市,進行二次售賣。
如果繼續賣不掉,再轉運給本地小商隊,去下一級城市繼續售賣,直到售賣干凈為止。
可以這樣說,大商隊起的作用就是調劑有無,像血管一樣將血輸送到身體的每一個位置,如果,血管停止輸血,那就是死路一條。
如今,井口關已經二十天沒有商隊過來了,這就說明一個問題,作為主動脈的大商隊出問題了,沒有多余的物資下沉到井口關這種五級城市。
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長城以北的地方不產鹽草,也不生長衣樹這種重要的紡織資源,別的物資進不來也就罷了,沒有鹽草跟衣樹布,對云策來說就是大問題了。
云策還沒見過這里的大海,也不知道這里的大海里鹽能不能吃,因為沒聽說過有海鹽這種貨物。
衣樹也一樣,長城以北的地域寒冷,衣樹也有生長,不過,這里的衣樹是取不了樹皮纖維的,主要是樹皮又厚又硬不說,就連磨成粉取衣樹淀粉都不成,因為這里的衣樹淀粉苦澀不說,還有一定的毒性。
用來造紙倒是一個很好的原材料。
以前,劉澈當井口關守將的時候,商隊十幾二十天不來這里是常事,主要是因為劉澈的井口關的軍戶都是窮鬼,沒錢買他們的貨物不說,有時候還偷。
現在,井口關是遠近聞名的做生意的好地方,結果,商隊還是有二十天不來,就不是井口關的問題,而是商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