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靠近,城頭就有羽箭落下來,云策不得不帶隊后撤。
沒有第一時間交戰,燕飛明顯不是一個魯莽之輩,從拉起吊橋的時機來看,人家也在試圖激怒云策下馬攻城。
守城的人放棄城防跟人野戰,這樣的守城將領明顯就是白癡,進攻的人只帶著騎兵,最后下馬徒步攻城,這樣的將領毫無疑問該殺。
問題出在具體事情,具體考量上,現在,守城的兵馬比攻城的兵馬多出來十幾倍,那么,守城的將軍再出城作戰就能被理解了。
曹錕這一手利用少數兵馬讓兵力雄厚的項城待在原地動彈不得,眼睜睜的看著他攻略別的虛弱的城池。
他什么都考慮到了,就是沒考慮云策能不能抗住燕飛的強大攻擊。
從這個角度來看,曹錕對云策的針對性非常的強。
五百騎兵從東城門,跑到南城門,再到西門,北門,統統走了一圈之后,項城里的人都知道外邊來了一支騎兵,準備攻打項城了。
既然燕飛很謹慎的不出來,云策就只能執行曹錕的第二個計劃,圍城。
夜晚,云策的人馬宿營在東門外,因為只有五百人,沒能力立寨,只能加強哨探,騎兵宿營很麻煩,主要是戰馬需要得到徹底的放松,解開鞍韉,放開籠頭,讓它們進食飲水,休憩。
想要短時間把一支放松的騎兵隊伍武裝成一支可以作戰的騎兵,至少需要一炷香的時間。
云策很聰明的將營地安置在距離項城十五里以外的地方,這樣的話當敵人離開城池的時候,守在城外的斥候就會第一時間發出警訊,騎兵們還有足夠的裝備時間,等敵人到來,正好可以作戰了。
事情安排的挺周到的,就是燕飛這個人不肯按照云策計劃的走,天黑以后,兩千騎兵偷偷的從距離云策營地最遠的北門,趁著云遮月的功夫,迅速的隱入原野中了。
燕飛不在隊伍中,他親自送自己的副將周城離開城池,就回去睡覺了。
其實,白日的時候,副將就已經請戰多次了,燕飛沒有同意,他不是擔心自己的人馬打不過這支騎兵,而是擔心不能將這支騎兵一鼓成擒。
兩千對五百,優勢在我。
騎兵很少在黑夜發起攻擊,即便是滿月當空,一個成熟的將軍也很少使用騎兵,因為月影會給大地制造出很多明暗虛影,一旦戰馬一步踏錯,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云策在百人將的注視下,慢條斯理地套上甲胄,還從懷里掏出一顆煮熟的嬰兒豆放進棗紅馬的嘴巴里。
一邊撫摸著棗紅馬的腦袋,一邊對站在身后的騎兵們道:“我們建功立業的時間到了。”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