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珀西娜斯號上的小打小鬧,血腥瑪麗號和哈布斯海軍戰艦之間的大戰,才是此處戰場的主角。
其實細細想來,哈布斯海軍的選擇沒半點毛病。
這一次,海盜們一反常態的登陸作戰,搶劫了奧克蘭城,造成那么大的破壞,這第一責任人自然是奧克蘭城執政廳。
哪怕道爾吉·佩特洛維奇執政官,和他麾下的那些個官員并沒有明顯的錯誤,可這么大的黑鍋也是要扣在他們腦袋上的。
只是,執政廳以外,最應該追究的當然是哈布斯帝國海軍了。
尤其是在銀海活動的哈布斯帝國皇家第三海軍,前段時間才報上去的功勞,說他們將血腥瑪麗號,按在海上摩擦。
為此,他們還得了海軍本部的嘉獎!
可這才過了多久?
血腥瑪麗號的船長吉斯,就給他們來了個大新聞,這和直接在皇家第三艦隊臉上,反復抽巴掌有什么區別?
都這樣了,第三艦隊必然是要找回場子的!
無論是以打擊海盜的名義,還是純粹的報復,他們必然會有所行動。
這時候,就有人找上門來,提供了準確消息,并明確表示,可以以珀西娜斯號為誘餌,釣出血腥瑪麗號。
如此,第三艦隊會怎么做?
當然是順勢而為了,至于馬魯納贖回他孩子的舉動,誰在乎呢?
第一炮是為了校準,后面就是數十門魔能大炮,追著血腥瑪麗號打了。
海浪的沖擊,對海軍戰艦的影響已經降到了最低,反倒是每次齊射,偌大的船體都要震動不止。
哈布斯帝國的戰艦,在性能上自然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僅僅是船體更大,設計更合理,雖不是魔能鐵甲艦,可船體四周,全都包上了一層厚重銅皮。
要知道,海水的腐蝕性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有藤壺之類的攀附性生物,若是不經常清理,海船就得朽壞,大大降低使用壽命。
也只有帝國,才能有足夠的財力,在船體外包裹銅皮,以此增加抗腐蝕性和防御力。
而船體兩邊,各有數十門的魔能大炮,配備了專業的可調整底座,彈性泄力裝置,以及專業的魔能炮手。
他們的齊射,就有種‘定點遠程轟炸’的味道,打的血腥瑪麗號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
當然,要說海盜船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優點,那就只有一個——快!
為了打劫方便,為了趕上那些逃跑的商船,所有對海盜船的改造,都得以足夠的輕快為主。
從大航海時代算,這種改造就已經開始,持續到現在,已經有了極多的成果。
就像這血腥瑪麗號,就是標準的流線型船體,還是三軌帆船,
數十人的海盜充作水手,再把船速提升到最高,海風鼓蕩,就有種乘風破浪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血腥瑪麗號上也是有魔法的,船帆和桅桿上,全都是特殊的魔法材料,內里蘊含著繁復的魔紋。
其作用就一個,鼓蕩風帆時,會有海風相隨。
結果就成了現在這般,海軍戰艦不斷的調整方向,以船身對準血腥瑪麗號,一門門魔能大炮則不斷校準,填裝,發射……
而血腥瑪麗號就像是位敏捷的劍士,在海面上不斷狂奔,時而狂飆突進,時而靈活轉向,時而飄忽走位,時而急停閃避。
那一個個不像是海船能做出來的動作,居然就被海盜們齊心協力給完成了。
而這一切的功勞,都得落到那位名為‘特魯’的老海盜身上,他才是真正的控船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