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沈倦完成個人首張專輯的前期準備工作,于la搭乘航班回國。
落地京城的時候已是十一月初。
巴黎時裝周結束后的這一個多月,沈倦基本沒在公眾場合露面,也沒讓團隊刻意買熱搜通稿維持曝光進行營銷。
除了之前拍攝的那些商務廣告零星上了幾個,粉絲激情滿滿地下單做數據外,流量該有的熱搜和曝光一概沒有。
搞得飯圈都以為他糊了,嘲笑他是吃到嘻哈元年紅利的夏季限定頂流,野雞變鳳凰只變了一個夏天就滾回原位。
甚至還比不上正在全國夜店巡演,到處發射毒液的有嘻哈季軍皮吉萬。
但真正關注沈倦的粉絲其實都知道他這段時間是在米國準備他的新專輯。
對于每個月月初都會關注沈倦工作室微博,查看自家偶像本月公開行程的粉絲來說,這壓根不是個秘密。
所以就算外界有關沈倦的評論熙熙攘攘,且絕大多數都在唱衰也沒關系。
只要她們知道自己的偶像正在認真工作,正在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就行。
如果對家粉絲嘲諷兩句就能讓她們脫粉爬墻,那她們未免也太軟弱了。
不過其實嘛,飯圈粉絲看沈倦熱搜上少了,就嘲笑他flop也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當內娛流量時代的規則框架逐漸趨于完善后,資本為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推出了一種新型的pua方式:
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不斷暗示飯圈粉絲和明星團隊,明星只要不買微博熱搜不買通稿,不搞全網營銷,不維持長期大量的曝光,那他就是糊了,發展掉隊了,過氣了,能接觸到的資源flop了。
有些過度關注飯圈,過度依賴粉絲發展的藝人團隊就會信以為真,或者說只能心知肚明地被迫將錯就錯,然后瘋狂push自家藝人維持高曝光強營銷,來維持所謂的泡沫人氣,刺激粉絲群體的活躍度,讓粉絲繼續為他們消費買單。
誠然,這確實能很有效地將一位藝人的流量數據在短時間內推到最高值。
可問題在于,與此同時,他們作為藝人的新鮮感和神秘感也在逐步褪色。
最終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環境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flop。
雖說流量本身就是保質期只有幾年的商品,但好不容易才抓住機會大紅大紫走進大眾視線,體驗過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之后,大概沒有人愿意急流勇退,只賺兩年錢就金盆洗手重回微末。
所以很多頂流也就剛火的那兩年會進行大范圍高強度的營銷,后來也就慢慢把熱搜位讓給了那些新崛起的流量。
肖綻王亦博易羊千禧等人差不多都這樣,平時微博熱搜見不著人,但一看粉絲數據和實績依舊遙遙領先,一有新作品播出,依舊有大批粉絲跑去支持。
當然也有例外。
比如那個走狗屎運既吃到內娛耽改絕戶飯,又吃到cp塌房紅利的龔駿。
這哥們估計是對自己的業務能力有十分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演技拉胯,扛不了劇,所以趕緊趁自己顏值在線,還算有流量的時候,用竭澤而漁的方式瘋狂上綜藝維持曝光,能撈多少是多少,以至于后續發展一年比一年拉胯。
雖然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不久后的未來,但對于現階段的沈倦來說,這些都是可以讓他明得失的現實案例。
所以他當然不會走這種路線。
回到國內,除了準備s7決賽開場表演和幾個提前聯系好,用以宣布轉型宣傳新歌的專訪,暫時沒安排別的工作。
沈倦也是樂得清閑。
前段時間一直在la加班加點干活,這會兒也是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
次日,京城潮陽區,樂樺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