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錄制結束,收工走人。
按照以往慣例,何炯作為東道主邀請了所有嘉賓和快樂家族的幾位主持人一起吃了頓交流感情拉近關系的晚餐。
等菜期間,沈倦在微信上跟田溪薇周也分享快本錄制體驗的同時,還加上了吳欣維嘉王俊愷董子健等人的微信。
為什么沒有芭芭?
因為芭芭已經提前走了,說是明天有通告要趕飛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沈倦之前出席其他活動的時候為了躲避社交,就經常使用這個借口。
在某種程度上,他倆為人處世的方式態度其實還挺像的,雖然看似不喜交際情商不行,但其實是最穩妥的做法。
只要什么都不做,就不會犯錯。
回到正題。
沈倦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性格,他這么做也不是真的想和他們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誼或者從他們那獲得些什么。
單純是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個新人,剛入行最好還是表現得謙虛友善一點。
畢竟內娛就是個稍大一點的圈子。
各式各樣的消息都能在里頭互通。
所以他可不想以后從別人那里聽說自己為人傲慢,眼高于頂看不起別人。
而且說白了,沈倦跟他們也成不了朋友,尤其是同為當紅頂流的王俊愷。
他倆發展路線有很大程度的重合:都是影視歌三棲,甚至年齡還相仿。
也就是說適合沈倦的影視角色和商務代言很大概率也能跟王俊愷匹配上。
在競爭氛圍烈度如此高的情況下,又怎可能建立能夠交心的朋友關系呢?
除非他倆之間突然有個人糊了,或者發展差距大到想追都沒法追的程度。
不然還是老老實實當對手為妙。
對此,加油男孩的另外兩位太子和華子也應該和沈倦抱有差不多的想法。
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單飛成立個人工作室進入不同的陣營后,為了爭奪資源各種明爭暗斗,甚至老死不相往來,連對方的名字都不愿在鏡頭前提起。
到最后,他們三個確實沒有輸家,只有相信“十年之約”的粉絲成了小丑。
年少成名的故事也是令人唏噓。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場聯誼飯局也臨近尾聲。
正當眾人一個接一個出門或是放水或是躲酒之際,何炯拉著沈倦的手單獨說起了悄悄話,明顯是帶著任務來的。
“小倦啊,明年上半年你除了發專輯外,還有其他的工作計劃嗎?”
“還有部電影要拍。”沈倦指的是郭靜明當編劇的那部《悲傷逆流成河》。
雖然當紅頂流參演這部主要由新人演員組成主創班底的小成本電影,有點自降咖位賣血扶貧一人奶全組的感覺。
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有得就有失。
無非是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