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歐美地區的歌手來說,海外唱片公司其實就等同于內娛的經紀公司。
在行業規則逐漸趨于完善的互聯網流媒時代,沒有唱片公司提供的各種資源支持,純靠個人想走到很高的位置?
幾乎不可能。
沈倦之前就處在這種“不可能”的狀態下,以至于原時空b榜熱百peak2的《ifican'thaveyou》在維密秀流量加持下,都只能撈著很普通的熱百成績。
畢竟他的經紀公司樂樺也就在中韓兩國還算有些資源影響力,但在北美幾乎不能給沈倦提供任何形式上的助力。
當然國內其他公司也不能。
所以這回在專輯正式發行前,能跟環球簽署合作協議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這也使得沈倦這張《underrated》一經發行,就能在北美獲得充足的電臺流媒以及線下各種類型的資源推廣。
至少現在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沈倦的新專輯以及里面的那些單曲了。
至少沈倦現在不做任何偽裝地走到大街上,已經有人能夠把他認出來了。
這絕對是一個很不錯的開端。
然后有關專輯數據呢
也非常好!
不僅上線幾小時就因銷量數據過于出色,快速登頂了各大權威榜單,而且其中各支單曲的流媒數據也都很不錯。
當然了,因為這回是一次性上了一整張專輯十多首歌,造成粉絲的流媒數據分流,單曲峰值成績注定不會太好。
但對于上個月已經靠《seven》成功空降b榜熱百top10的沈倦來說,再來一首top10熱單的意義其實也就那樣。
倒不如多來幾首普通熱百單曲證明自己的持續輸出能力和作品保底下限。
畢竟曇花一現固然美麗,但比起短暫的閃耀,沈倦還是更喜歡持續驚艷。
然后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在于,因為b榜itunes這些米國榜單不統計華國銷量(國內現在唱片市場很混亂,盜版盛行,沒辦法統計到真實準確的數據)
所以沈倦這回為了讓他的首張專輯在海外盡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干脆讓這張專輯暫時只在北美地區發行上架。
這就意味著國內走正規渠道是沒辦法購買到這張專輯的,粉絲想要拿真金白銀支持偶像,就必須得響應粉絲群大粉號召,換美區ip按教程一步一步來。
(消費其實差不多,就是麻煩了點)
原時空有闖美意愿和塑造“國際咖”需求的吳嘉恒和王嘉邇都是這么做的。
為的就是不讓粉絲的數據分流,為的就是把錢用在刀刃上,讓粉絲辛辛苦苦氪出來的這些銷量變得“真實有效”。
這屬于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藝人很難擁有同時制霸國內外榜單的粉絲消費能力:同時制霸海內外等于你得有兩份在國內斷層級的流量。
這真的太難了。
至少現在來看,是不怎么現實的。
畢竟身為頂流,粉絲一方面要為他的雜志代言沖銷量,一方面又要支持他的歌手事業購買單曲專輯,而且偶爾還會有電影上映,又需要掏一筆錢出來購買電影票給票房添磚加瓦,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粉絲群集資猛攻海外流媒數據。
小春卷又不是人均富婆富二代,自然承擔不起這么大的追星支出和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