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中無人》的動作,李秋棠的要求第一當然是要打得好看,第二就是要打的疼!
他要觀眾看《目中無人》的打戲能有疼痛感,這樣的要求難不住兩位來自香江的動作指導。
李秋棠充分尊重專業人士的專業意見,在打戲的拍攝上充分放權,武指說怎么拍,他就怎么拍。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武指需要參與到鏡頭設計和具體拍攝中去,不是光設計完動作,教完演員就收工。
拍攝的時候,更多的是導演配合武指。
不然,于敏為什么要搭一個趙健?趙健就是負責動作戲的。
《目中無人》90%的動作戲基本在趙聞卓身上,他從接到劇本到現在一直保持訓練,就算開機了,他每天也堅持訓練,保證自己的狀態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
但充分的訓練并不能保證拍攝片場就萬無一失。
拍動作戲不受傷叫動作戲?
宇文英被郭將軍退親,惱羞成怒殺了琴娘并拋尸河上,之后派人追殺成瞎子,第一場追殺戲,李秋棠安排在了一片居民區里,他希望給觀眾呈現一出精彩的巷戰,成瞎子利用地形優勢,對敵人實行各個擊破。
在拍攝其中一場戲時,威亞沒拉好,趙聞卓背狠狠地砸在墻上,演員當時就大叫了一聲。
李秋棠趕緊叫停。
“沒事沒事。”趙聞卓拿著刀爬起來,擺擺手,“導演,我們再來一遍。”
“真沒事嗎?”李秋棠問道。
“沒事,就撞一下而已。”
“好,我們準備一下,再來一遍。”李秋棠在對講機里說道。
動作戲,只要套好了招,演練過幾次,其實拍起來很快。
當然,大的戰爭場面不算在內,這樣的戲,光準備就要按月計算。
成瞎子巷戰群賊的戲,李秋棠之前想過用俯拍長鏡頭來表現,這個靈感來自《疾速追殺4》。
但后面這個方案被放棄,主要有兩點原因,槍戰戲這么拍沒問題,抬手一槍一個就是,但《目中無人》是冷兵器械斗再夾雜拳腳功夫,俯拍會丟失所有動作細節;第二個原因比較現實,《目中無人》劇組沒錢把這些房子的屋頂全部掀掉,更別說為了這場戲重新搭景了。
這場巷戰戲,武指加入了一些跑酷元素,不那么高來高去,飛檐走壁,這個方案被李秋棠接納。
這場巷戰是劇組拍的第一場比較大的動作戲,李秋棠拍了五天才通過,他一喊過,趙聞卓就笑道:“導演,你得補償我啊,五天我貼了五張膏藥。”
李秋棠大手一揮:“膏藥錢我報銷。”
身邊的人都笑李秋棠:“導演好小氣。”
這場戲過后,第二天,開拍成瞎子主動上門,一個人挑了宇文家的技院的戲。
這是場室內打戲,成瞎子要跟一群淡妝濃抹環肥燕瘦的漂亮女人打一場——這場戲是給觀眾送福利的。
“來,我們先拍打戲,后面再補進門的文戲。”
“準備,3-2-1,走。”
這場戲比巷戰耗時要長,一個禮拜才拍完,又用了兩天把文戲補完。
這時已經五月中了。
趙聞卓這半個月一直在打,為了讓他稍微放松一下,今天,劇組前往橫店郊外,拍攝成瞎子負傷被人救起,躺著養傷的戲。
李秋棠說:“打累了,我讓你躺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