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的算盤珠子都崩到李秋棠臉上了!
“公司對你是絕對相信的,但你也要體諒公司的難處。”王忠磊親自來跟李秋棠談,“如果你只要兩三千萬拍個科幻小片,我一定給錢,但投一億拍個科幻大片,公司確實要考慮風險和收益。
“你也知道,科幻片在國內風險很大,幾乎沒有人做。要不你換個本子,或者公司給你再找個本子?”
李秋棠知道王忠磊這話不假,但他覺得自己值得華藝一億的投資。
具體的賬李秋棠沒算過,但他知道,光《目中無人》一部片子就給華藝賺了五六千萬——票房分賬外的版權收入才是大頭,這部片子版權賣得非常好。
王忠磊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不你看這樣行不行,公司投2000萬給你。咱們先把新合同簽了。”
2000萬不少,但李秋棠希望華藝這次就算不主控,也應該拿出更多的誠意來吸引他簽新合約,他開口要4000萬。
王忠磊對這個數字很為難,這2000萬都是華藝忍痛掏出來的,內部說就當送2000萬給李秋棠玩尿泥。
王忠磊也不想多掏錢,實在是做科幻大片風險太大了,而且《時間規劃局》的政治風險也大到王忠磊有點犯怵。
“投資的事先不急,你可以先聽聽我們給你準備的新合同。”
李秋棠點頭,示意自己在聽。
“簽約費1000萬,5部長片電影的優先投資權,外加50萬股原始股。”華藝內部的股份認購早已結束,這50萬股是王忠磊個人掏出來的。
這份簽約禮不可謂不重,幾乎算是業內頂薪,李秋棠表示滿意,但還是想爭取華藝對《時間規劃局》的更多支持。
2000萬還不夠吸引他簽下這份新合約。
《時間規劃局》從創意到現在劇本基本定稿,用時10個月,這10個月花了差不多100萬,這筆錢還是李秋棠自己墊的。
王忠磊帶著沉沉心思離開了。一方面,他不想失去李秋棠這棵搖錢樹;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讓馮曉剛不滿,《余震》已經上馬,第一筆錢已經給馮曉剛打過去了;再一個方面,王氏兄弟不喜歡《時間規劃局》。
不喜歡不完全是因為科幻大片成本太高風險太大,還因為他們看懂了《時間規劃局》。
王忠磊知道李秋棠在揭露什么在批判什么。
《時間規劃局》揭露的就是他們這群人的嘴臉,面具被人揭穿的感覺并不好受,所以他不喜歡。
不喜歡一個項目,自然就不會很上心很感興趣。
王忠磊逐漸想明白了,華藝跟李秋棠簽的是項目合作約,《時間規劃局》不投,并不能說明什么,路川的《南京!南京!》華藝也沒投,路川還欠華藝一部片子呢。
現在的問題是,李秋棠之前賺錢,華藝一直對外界營銷的就是“李秋棠是華藝的導演”。
如果不投《時間規劃局》,媒體必然會說李秋棠和華藝解約,從而對公司不利。
所以,王忠磊在后面幾天接受記者采訪,被問道李秋棠合約問題時,總是向外界強調:
“我們和秋棠導演第一階段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們簽的是項目優先投資,但他三部電影華藝全部拿下了,第二階段要怎么合作,我們還在商量。”
“《揚名立萬》我們本來說不投,畢竟這種風格國內很少,有風險,但后面我還是投了。”
王忠磊還把路川的合約拉出來跟李秋棠對比:“我們當初和路川導演簽了3部電影,《尋槍》和《可可西里》我們都投了,《南京!南京!》沒投,路川導演還欠我一部。”
“和秋棠導演的新合約還在談,不排除他以員工身份加入華藝,我們十分歡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