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并不知道李秋棠已經和中影簽了《時間規劃局》的合作。
他們也不會想到,李秋棠下手會這么快,王忠磊前腳離開,他后腳就去找了韓董。
王忠磊還在想怎么在少投最好不投《時間規劃局》的情況下,留住李秋棠。
而且這事還得瞞著馮曉剛,馮曉剛的意思很清楚,不能投《時間規劃局》,最好不要跟李秋棠續約。
前面一條王忠磊會考慮,后面一條肯定不能聽馮曉剛的。
華藝必須簽下李秋棠,這是公司的戰略,沒李秋棠,華藝以后還不馮曉剛說了算。
王忠磊回去想了幾天,決定保持2000萬投資《時間規劃局》不變,但增加簽約誠意。
2000萬就當扔了,公司層面這2000萬虧得起。
簽約待遇方面,把自己在朝陽的一套別墅送給李秋棠,現在價值不錯,但當年買的時候沒花多少錢,送出去也不心疼。
但當王忠磊再聯系李秋棠談合約的時候,李秋棠說他飛美國了!
不剛從澳大利亞回來嗎,又飛美國干嗎!
王忠磊只好說等他回來再談。
其實李秋棠大可不必親自飛去美國,但他也是第一次做這樣規模的電影,難免事事操心。
與他同行的,還有《時間規劃局》監制黃健新和兩個韓國特效總監。
他們要去美國看動作捕捉技術。
動捕國內現在是真沒公司能做。李秋棠等人通過一些關系找到了當年《我,機器人》的動捕總監南希。
送上門的生意沒有不做的道理,南希介紹說,《我,機器人》當年的動作捕捉技術大都來自數字王國,但數字王國近年經營不善,工程師技術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不知道還能不能勝任李秋棠的工作。
她建議另外換一家公司做,比如維塔數碼或者工業光魔。
這兩家公司技術肯定沒的說,業界一流,但技術好,報價肯定也貴。
《時間規劃局》的錢恨不得一分掰成兩分花。
南希道:“其實動作捕捉沒你們預想得那么貴,能用到這項技術的電影不多,特效公司報價太高,反而接不到生意,如果你們真要拍,我可以幫你們聯系維塔數碼,當然,報價雖不會太高,但對方畢竟是維塔,也不會便宜。
“畢竟他們拍出了《指環王》。”
兩天后,南希帶來一個白胖白胖的男人,介紹說是維塔數碼在美國的一位市場總監。
李秋棠方面提出自己的需求,該總監報價570萬美元。
太貴了!光一個動捕花4000多萬,不說李秋棠舍不得,中影都不會答應這樣花錢。
對方明顯在宰人,李秋棠肯定要還價,他開口就往死里砍:“我最多出170萬美元。”
對面的胖子肉眼可見的紅溫了,談生意都會砍價,他也沒想對面的東方人會答應570萬,但也沒想過這個東方小子居然只出170萬。
“維塔數碼是一家擁有悠久歷史,出品過非常多優秀影片的特效公司……”
“哦,比如呢?”李秋棠挑釁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