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錢是人的膽,李秋棠海外飄著2億多美元,這2億多美元給了李秋棠膽氣,覺得自己該折騰了。
這2億美元飄在海外,不拿回來,李秋棠難受啊,每年還要交一筆不菲的管理費。
李秋棠創業光明正大,沒什么不能明說的。
王忠軍聽了,卻勸他不要創業:“創業哪是人干的活,那是豬狗干的!”
王忠軍還真不是在嚇唬李秋棠,創業者確實豬狗不如。
李秋棠前世也開過自己的小公司,知道創業的艱辛。
王忠軍從勸他不要跟馮曉剛置氣,發展到勸他慎重創業。
“你這兩年拍片子賺的錢不容易,孝敬父母吃喝玩樂,做什么不好,干嗎去創業。
“我們現在不聊簽約的事,我就以一個創業老大哥的身份跟你說,真的別創業。你現在拍片子也不缺投資,開公司干嗎呢。”
說到盡興處,王忠軍開始罵臟話:“你也知道華藝在走上市流程,特么的這群玩資本的,一個比一個心黑,這里面的道道深的很。”
但李秋棠創業決心已定,王忠軍勸不回來了。
同時,李秋棠提出一件事:“我人不在公司了,如果公司要收回我的股份,我沒話說,免得別人說我占公司便宜。”
這個要求遭到王忠軍拒絕,一是他為人沒這么小氣,二也是想通過原始股維持住和李秋棠的關系,不在公司就不在吧,但只要李秋棠手里還拿著220萬股華藝原始股,華藝就還有故事講。
眼看著李秋棠是不打算和華藝續約了,甚至搬出了創業大旗,王忠軍總不能妨礙人家發財。
但他還是半開玩笑地說:“以后我們要公對公合作了。”
李秋棠笑道:“也是換一種合作方式嘛。”
說到這兒,王忠軍又有話說:“不續約這件事,咱們就都別往外說行吧,到時候記者要問起來,我們就說換了一種合作方式。”
“這沒問題。”李秋棠跟馮曉剛不對付,跟華藝又沒什么深仇大恨,他也不想把分手弄得太難看,這也就是說句話的事,沒什么大不了的。
分手的事就這么談好了,李秋棠還玩笑道:“現在我們公對公合作,王總要不要投一筆《時間規劃局》?我們現在正在招合作方哦。”
王忠軍也用玩笑的方式揭過去了:“那你把企劃書帶到我辦公室來吧。”
兩人說笑過了,各自分開,不在話下。
李秋棠說創業還真不是糊弄王忠軍,他真想自己干。
而且各方面條件不說很成熟——還是那句話,事情不會等你做好了完全準備才能做——但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了。
創業是水到渠成的事。
他的錢在海外飄著,創業開公司是把錢拿回來的一個好辦法。
李秋棠先在香江注冊了一家名為海棠國際的公司,然后再在燕京成立全資子公司,名為秋天影業。
為什么要走香江渠道?
因為外資不能投資內地影視產業,而港資不算外資,這樣李秋棠在海外的2億美元才方便通過香江渠道回到內地。
而秋天影業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時間規劃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