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棠不再說什么,也停止了這種挖墻腳行為。
在人家公司做特效,還挖人家的墻角,好像有點不道德。
李秋棠順手在美國注冊了一家名為燈籠娛樂(lanternentertainment)的空殼公司,便宜行事。
他本無心在美國搞事業,李秋棠真覺得國內市場就夠他吃了。
但有時候,不想吃反而有的吃。
如果李秋棠想不起來也就算了,燈籠娛樂放在那里也放在那里,但誰叫李秋棠那天手欠,在書店今日推薦的架子上看到了一本名叫《thehungergames》的。
李秋棠半吊子的英語水平也知道這三個字母翻譯過來叫《饑餓游戲》。
李秋棠在心里啐了自己一口:“傻啊,光知道《暮光之城》全球大爆,偏偏不記得《饑餓游戲》。”
李秋棠買了一本《饑餓游戲》回去,嘗試聯系出版社詢問改編事宜。
出版社說《饑餓游戲》的影視改編版權還在原作者手里,李秋棠通過出版社,拿到了作者蘇珊·柯林斯的電話和郵箱。
要是沒在書店看到《饑餓游戲》,李秋棠根本不會想起要在美國做電影。
現在機會既然擺在面前,無論會不會成功,李秋棠都要試一試。
但現在的問題是,就算自己愿意掏錢拍《饑餓游戲》,蘇珊·柯林斯憑什么把版權賣給一個在好萊塢毫無根基只有一家空殼公司的東方人?
李秋棠一邊嘗試聯系蘇珊·柯林斯,一邊著手完善燈籠娛樂的組織架構,起碼讓這公司看起來像點樣子。
在美國這種地方,只有錢給到位,什么都能辦好,更別說弄一個電影公司了。
在付出一筆不菲的咨詢費后,李秋棠聯系上正在找工作的前新線影業ceo聯席主席邁克爾·林恩。
老頭也是造了孽,新線影業豪賭《黃金羅盤》嚴重虧損,直接把公司虧沒了。
原本保持獨立經營的新線影業,被母公司華納毫不留情地合并了。
創始人羅伯特·謝伊和聯席主席邁克爾·林恩雙雙辭職。
論起來,李秋棠和新線影業還有一段交情呢,《彗星》的美洲版權就是賣給了新線影業,也不知道賣得怎么樣。
邁克爾·林恩對于這個工作機會很重視,也不在乎老板是個東方人。
新線雖然沒了,但邁克爾·林恩的能力和人脈還在,李秋棠看重的是這個。
李秋棠聘請邁克爾·林恩擔任燈籠娛樂ceo,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搞定蘇珊·柯林斯和《饑餓游戲》。
其實可以理解為燈籠娛樂請邁克爾·林恩當談判官為公司談《饑餓游戲》的影視改編權,為方便邁克爾·林恩行事,給了他一個ceo的頭銜。
談下來了,邁克爾·林恩或許還能繼續當這個ceo,甚至可以代燈籠娛樂操盤這個項目,重新殺回好萊塢,談不下來,那邁克爾·林恩就哪來的回哪去吧。
李秋棠對蘇珊·柯林斯不了解。鬼知道這種美國中年白人婦女對東方人有沒有偏見,萬一她見自己是黃皮膚,不賣版權了,自己不是白忙活了。
請邁克爾·林恩這種好萊塢老油條去跟她談最好不過了。
李秋棠還要忙維塔數碼的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