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影業的公司簡介里,李秋棠很厚顏無恥地寫道:“公司前身為‘李秋棠工作室’,為我國著名青年導演李秋棠的個人影視廣告工作室,創辦于2004年,2009年2月,改名為秋天影業……”
并把從《彗星來的那一夜》到《目中無人》再到《揚名立萬》再到《風聲》都歸到了公司作品中。
而《風聲》才是秋天影業打響名聲的第一部作品,《風聲》的投資在公司創辦以前,但公司成立后,李秋棠工作室擁有的對《風聲》的所有投資權益都被外界視為歸秋天影業所有。
但其實從法律上講,《風聲》的投資權益還在李秋棠工作室及李秋棠個人手里,李秋棠工作室并沒有注銷,現在是秋天影業代管的一個明星工作室。
但不妨礙秋天影業作宣傳,也不妨礙外界對秋天影業的看法,秋天影業是李秋棠的創業公司,權益在你個人手里和在公司手里有什么區別。
《風聲》票房破億后,秋天影業在業內一炮打響!
第一部出品的電影就成功破億,足以說明公司具備一定實力。
再加上有李秋棠這塊招牌在,已經有不少新人向公司投簡歷和劇本,希望獲得公司的支持和肯定。
國慶假期后,《風聲》交出1.82億的成績,不夸張地說,秋天影業可以在業內立足了。
別看現在破億好像很簡單,但有多少公司能做到?多少導演還被擋在億元俱樂部之外。
但李秋棠眼看就要破2億了。
假期結束的第三天,也就是李秋棠在高速上用瓶子撒尿的那天,《風聲》總票房站上2億大關!
李秋棠成為最年輕的2億俱樂部導演。
中影、華藝、秋天分別對外發送喜報,都說這是自己公司的優秀成績,特別是華藝,上市在即,這份成績來的非常及時!
靜默期不準發表和投資相關的報告,但發表公司電影票房成績還不算犯規。
王氏兄弟這段時間一直在穩定外界對李秋棠和華藝關系的懷疑情緒,趁著《風聲》的好成績,王忠軍再一次強調:“我們和秋棠導演的合作還沒有結束。”
王忠磊則在這個時候貌似違規地向媒體透露了李秋棠手里握有非常多的華藝原始股:“秋棠導演很有投資頭腦,也很有魄力,我們內部認購的時候,他很積極。我和他談的時候,他就說非常看好公司的發展,準備大量購入,而且是長期持有,還問我最多能買多少,我說公司藝人最多可以買180萬股,但你為公司做出過杰出貢獻,可以再多一點。”
至于具體多少,王忠磊就不肯說了,媒體猜測李秋棠手里應該持有近200萬股原始股。
這是媒體目前探知的所有華藝明星股東里持股量第三多的,僅次于馮曉剛的288萬股和張繼中的216萬股。
媒體并不知道李秋棠手里的股票比張繼中還多。
王忠磊再一次回應了劉藝菲封殺傳言:“我覺得這種傳言很可笑,現在劉藝菲正在拍李秋棠的戲,如果華藝真的有封殺,你覺得劉藝菲能接到這個戲嗎。”
《風聲》突破2億后,有很多投資人想中途上車《時間規劃局》,甚至接受不合理溢價。
但中影、橙天、光鮮和秋天四家,自己也覺得此時的李秋棠如日中天,《時間規劃局》肯定不愁賣,也死攥著分額不肯輕易賣出。
電影行業缺錢,但也不是什么錢都要,《時間規劃局》這種明顯能賺的項目,人家憑什么帶你?!有錢你都送不進去!
市場的盲目性,認為李秋棠下部電影肯定也能大賣。但其實李秋棠對《時間規劃局》的市場表現沒有十足的信心。
更何況,四家出品方之前就各拿出一部分分額給了院線投資方以獲得他們的排片保證,秋天又分了一份給湘省電廣傳媒,手里剩下的自己得吃。
當然,這是四家出品方在明面上的約定,誰知道他們私底下會不會賣分額提前收回投資。
《風聲》大賣2億,且成績還在往上走,資深院線經理預測《風聲》的最終票房會落在2.5億-3億之間:“應該說除了《建國大業》這種特殊的片子,它是今年最賣座的了,后面賀歲檔不好說。”
《風聲》大賣2億后,有人盯上了李秋棠,是好事,很多電影公司給李秋棠遞項目,希望他能為自己公司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