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秋棠又去見了一位老板,不是別人,算是自己的伯樂,齊魯搞大棚的張老板。
再見面,張老板憔悴了很多,話沒說兩句,煙已經抽了兩根。
“老弟,還記得我跟你說我投了一部打日本鬼子的片子嗎?”
“記得啊。”李秋棠當時還以為他投了一部抗日劇,這種劇能保底,大賺不了,但也不怎么能虧。
“我1000多萬投進去,結果只收回來200萬,踏馬的。”
據李秋棠了解,張老板個人資產應該有五六千萬,公司每年凈利有四五百萬,這一下虧800萬,確實很要命。
“你投的啥,怎么能虧這么多?”
“《南京!南京!》,導演叫路川。”
李秋棠心咯噔一下:“你咋碰到他的?”
“他主動來找我的。”應該是他投資李秋棠被路川打聽出來了,“說什么打日本鬼子,民族大義。我也托人打聽了,是個大項目,就投了三百萬,后來他又來了幾次,每次拿走兩三百萬。沒成想他坑我呢!”
也不好說是坑,影視投資就是這樣,路川還沒泯滅人性,回了200萬,他要狠心一點,一千來萬全虧了,張老板也沒地方哭。
“吃了這次虧,以后別玩了。這行里壞人太多了。”李秋棠安慰道。
“不說了不說了,怪我眼瞎看錯了人,來來來,喝酒喝酒。”
李秋棠回了一趟奉天,和遼省廣電的相關同志開了一個座談會,還上了省新聞。
在報道里,李秋棠是“著名遼籍導演”。
兒子上省新聞,父母也跟著高興,但老媽還是說:“你啥時候上個聯播才長臉,你老李家祖上八輩也沒上過聯播。”
“往上倒八輩也沒聯播啊。”李爸爸犟嘴道,“我也上過省新聞。”
“你那八百年前的事兒了,還是省教育臺,兒子上的是衛視臺。”
又說:
“你真把藝菲追到手了?我咋不信呢。”
“我騙你干啥。”李秋棠道。
“那么漂亮一姑娘,她能看上你?”老媽埋汰兒子從來不留情。
“咋看不上我?我條件差哪兒了?”李秋棠一邊嗑瓜子一邊說。
“那過年你把她帶回家來。”
“你急啥。”李秋棠道,“剛在一起半年就往家帶?別把人姑娘嚇著。你讓我慢慢處,時機到了我自然就帶回來了。”
“也是,也是。”李媽媽點頭,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
李爸爸這時候做出決定:“開春裝修新房。”
李媽媽一笑:“對,明年我把新房弄好,你跟藝菲好好談,明年我們去新房過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