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規劃局》的差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與期待的大特效場面不相符,李秋棠拍成了《碟中諜》似的冒險動作片。但這部分觀眾能較為理解劇組的難處,李秋棠只有1億5,這點預算做不出大特效,但李秋棠依靠這1億5,依然給觀眾帶來了機器人(狗)大戰和無人機大戰,這是以往電影里不曾出現過的場面,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其他的,譬如飛車、直升機、跳樓等動作片經典元素也得到了保留和發揚,觀眾想看大場面的心能得到滿足。
第二個方面就是《時間規劃局》的主題被不少網友詬病。現在是10年代,公知和帶路黨橫行,你以為他們不懂?他們比誰都懂《時間規劃局》在諷刺什么,在抗爭什么。
很多文青批評《時間規劃局》是“一部膚淺的電影”。
甚至說李秋棠“為當權者吮癰舐痔。”“喪失了電影人的社會責任。”
甚至一些媒體也在各個渠道批評李秋棠。
對《時間規劃局》的批評只停留在媒體圈和部分觀眾群體嗎?
不,電影學界的一些專家教授也不喜歡《時間規劃局》,某位教授公然說:“這樣的電影大賣會讓電影人變得浮躁。”
這些批評的聲音并沒有為《時間規劃局》的票房帶來什么消極影響。
但卻為他們個人帶來了不好的后果。
李秋棠這天要請之前那位在文宣口工作的胡先生吃飯,胡先生除了為自己介紹了國內煙火團隊,在宣傳上也幫了劇組不少忙。
但胡先生臨時變卦,說年后工作很忙,他現在在外地出差。
李秋棠不過問他的工作,不過他主動說:“這多虧了你啊,你給我送成績。”
李秋棠一時摸不著頭腦,胡先生又說:“你的片子上面很重視,關于影片內容的批評,我們管不了,但一些媒體和學者對你主題的批評,我們要嚴肅對待。”
簡單來說,你可以說《時間規劃局》故事不好看,但你不能說他主題和思想表達有問題。
還是那句老話,《時間規劃局》的主題和思想在國內是鋼鐵般的正確,不容質疑。
胡先生說他這次出差,做點成績出來,再運作運作,應該能再進一步。
朋友有希望進步,李秋棠自然也為他高興。
《時間規劃局》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權已經售出,價格不壞,千萬美元。
但在日韓兩國,《時間規劃局》還未上映就遭到了批評,甚至有政府官員稱不應該引進此片。
主創前往日韓宣傳的計劃被擱置,當地的發行商還在努力協調,爭取上映。
元宵節后,《時間規劃局》的大規模宣傳就暫停了。
這段時間確實太辛苦,劉藝菲從外地回來都不跟李秋棠見面,回家就睡覺。
但李秋棠還要繼續工作。
在《時間規劃局》站上6億平臺時,秋天影業對寰亞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條件。
寰亞若想投資李秋棠的電影,必須承包80%的制作成本,否則免談。
這就是打劫,但現在外面至少有20家公司和投資人伸長了脖子等著李秋棠砍。
80%風險固然高,但收益也大,李秋棠的賺錢能力現在有目共睹。
寰亞很糾結,想賭一把,但又不敢賭。
考慮了幾天,寰亞最終放棄了和秋天的合作談判。
十個項目九個涼,商業投資很正常。
a輪融資談判隨著《時間規劃局》的大爆又不得不修改談判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