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棠也就這么一想,倒也沒真去找劉藝菲的舅舅,他只是聽劉小莉說過一嘴,人家是不是在銀行工作他也不確定。
他臉皮還沒厚到現在跟劉藝菲還沒確定名份,就找人舅舅借錢的地步。
要借貸,起碼得等訂婚以后吧,真成一家人了才好開口。
再說了,秋天今年業績非常亮眼,從年頭的《時間規劃局》《回家的誘惑》,到現在的《失戀33天》,爆了三部戲,中間劉藝菲的《內在美》也創造了小成本票房神話。
投資人們非常滿意秋天為他們帶來的收益,并且十分看好秋天未來的發展。
別的不說,那群煤老板真的聽了李秋棠之前的建議,組建了一家公司,專門做投資,而秋天就是他們最重要的投資對象。
資金規模不清楚,但聽他們喝酒吹牛說:“沒多少錢,兩三百億而已。”
這筆錢當然不是都給秋天,沒這樣的便宜給李秋棠占。
但李秋棠、張釗和曹萍等人都盯著這筆錢倒是真的。
不光秋天盯著,其他公司也想要煤老板的投資。
秋天為了先把錢拿到手,火速立項一堆項目,不管是有劇本的還是只停留在創意階段的,一股腦地全推了出去。
包括李秋棠手里的《海市蜃樓》和《看不見的客人》,兩個劇本李秋棠都沒寫完,而且預計還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工,但張釗不管,力勸李秋棠把這兩部電影先立項拿錢。
秋天的金字招牌還是李秋棠,他的項目,張釗可以多報預算多拿錢。
但最好拿錢的還是大片,秋天現在就缺這個,張釗都想給李秋棠硬編一部大片,就說李秋棠下一部電影已經在籌備了,是一部投資過5億的超級大片,到時候隨便編一個名字,就能要到錢。
但李秋棠拒絕配合張釗。確實有很多公司這么干,一次片單發布會公布十幾部電影,結果第二年上映兩部,還是往年的存貨。
這樣做當然能為公司吸引諸多注意,方便拉投資,但秋天現在才在行業內站穩腳跟,不適合這樣吹。
要是秋天能做到不說如今華藝的規模,就做到光鮮的規模,李秋棠都會配合張釗吹牛。
不過秋天也暫時不缺吹牛素材,《環太平洋》已經開機了,這部史上最貴合拍片就能為秋天爭取到很多關注。
適當吹牛以獲得投資,李秋棠能理解,也愿意配合,但吹一年拍十幾部,李秋棠覺得公司還沒到這程度。
秋天目前還是以穩健發展為主,不宜盲目擴展。
李秋棠月底去了一趟蓉城,在那邊待了3天才回來。
回京后,他得到了世紀秋天,即原秋天影業電視劇部門的報告。
說押寶的《甄嬛傳》首輪播出效果十分不好。
今年清宮劇大火,年初的《宮》,9月份的《步步驚心》,全部大火,這讓秋天對《甄嬛傳》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