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今天運氣比較好,看見有人在賣活魚,說是昨天晚上剛從河里釣的,有翹嘴,有鯽魚,李響就買了幾條。
又看見有人賣羊肉,也是現殺的,十分新鮮,膻味比較淡,李響就割了幾斤,還買了一段羊蝎子。
苗族其實有很多忌口,比如不吃羊肉、牛肉、豬肉、狗肉、雞血、雞肝、雞腿等,但是姜采兒沒有。
畢竟,她不是純粹的苗族少女,有一半漢族的血統,又是新時代的女性。
她媽媽可能有,但姜采兒不講究這些。
別的不說,她就讀的學校,漢族人居多,學校食堂菜式的種類又比較少,真要講究,那還不得餓死。即便不餓死,也會營養不良。
體力跟不上的話,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
李響又買了幾塊豆腐,看著差不多了,也不用再去鎮上,直接回去了。
回到家,時間差不多了,李響就開始下廚。
在后院新建的半敞開式的廚房里,光線更明亮,環境更干凈。
柴火灶是他自己學著搭建的,燒了幾天還算不錯,就是不知道能堅持多久。反正,就算塌了,再搭一個便是。
姜采兒在邊上打下手,奶奶則專門幫忙添柴。
添柴也是一門技術活,需要豐富的經驗,什么時候火燒旺一點,什么時候小一點,都有講究。
奶奶燒火,李響都不用提示,總是能有滿意的火候。
第一道菜是紅燒翹嘴。
野生的翹嘴魚,食材新鮮,處理好之后在魚身上劃幾刀,洗凈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菜籽油,油熱后,將魚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這一步是為了讓魚皮變得酥脆,同時也能去除魚的腥味。
隨后炒香調料,鍋中留底油,加入切好的姜片、蒜片,加入切段的蔥,翻炒出香味。
倒入適量的清水(水量沒過魚身),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和鹽,待湯汁收濃后出鍋即可。
李響的手藝還是非常不錯的,裝盤之后色香味俱全,讓人饞涎欲滴。
第二道菜則是鯽魚豆腐湯,燉出來的湯白若牛奶,鮮美補鈣,老少皆宜。技巧之一就是用大火燉,火越旺,湯越白。李家的柴火灶,火力自然不用多說。
第三道是水煮羊肉,出鍋的時候一大把剪成小段的干紅辣椒灑在上面,再淋上加入了花椒、麻椒炒出香味的熱油,簡直噴香噴香。
第四道則是最硬的菜:一階異草雪裙白玉蓀燉排骨。
由于使用了一階靈草,導致這道菜的香味迥異于其他幾道,姜采兒幫忙端菜的時候,忍不住就深吸了一口香氣:“李響哥哥,這道菜好香啊,我都要流口水了呢!”
李響就笑:“好香就多吃一點,算是對李響哥哥的支持!”
“沒想到哥哥你還擅長廚藝,我記得你以前似乎并沒有這么能干呢,哈哈。”
李響就解釋:“在外面工作,每天自己做飯,練出來的。”畢竟,大城市居不易,能省就省一點,天天外面吃那得多花錢啊。
而且,末世降臨后,開店的人少了,幾乎都是自己做。朝不保夕的時代,出門都充滿了危險,還指望叫外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