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到位,物資到位,人手和機械設備到位,這個地表三間、地下三間的廚房,五天不到就全部建好了,包括連接廚房與老房屋的回廊,墻體保溫層和粉刷,砌灶臺,以及老房屋的加固等。
原來老房屋的后門較小,也有些破損,現在進行了加固和改造,變得與高大的回廊相匹配,看起來十分不錯。
考慮到奶奶年紀大了,所以所有的地面都做了防滑處理。
屋脊高處也安裝了避雷針,外觀與建筑風格相協調,用比較隱蔽的引下線,將可能會有的雷電引入地下。
五尊小獸是李響親自爬上去安裝的,屋脊上留有凸起的鋼筋小柱子,涂上水泥,將小獸套上去即可。這些小獸是陶土燒制,跟琉璃瓦一個顏色,有些部位還涂了彩繪,在陽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
村里許多人來參觀,看了都說好。
有位白發蒼蒼,拄著拐棍的老人感慨道:“即便是李家曾祖、高祖,曾經闊綽的時候,也未能實現啊。”
李家曾祖、高祖的時候雖然家中有錢,鄉紳地主,家中也有人當小官,但在蓋祖屋的時候卻沒資格安放這么多小獸,僅僅只能按“一”的形制。
也就是每根飛檐上只能放一尊小獸,而李響現在是五尊小獸。
不過古代和現代不一樣。現代社會只要你有錢,你想放,放九九八十一個也沒人管。
話雖然這么說,但對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來說,曾經不可奢望的東西,現在被李響這個小子實現了,還是頗為觸動的。
因此之故,李家村以后有人蓋房子,如果是中式建筑,都有樣學樣,安放屋脊神獸。確實是漂亮,氣派。
而這,僅僅是一個廚房而已。
這個廚房,地表三間,中間自然是主間,非常寬敞,有灶臺,有餐廳,而兩側的廂房,一個是儲物室,李響將冰箱搬了進去,另外還用竹子搭建了一些貨架,用來儲存日常食用的食物或雜物。
五只小貓幼崽已經能跑能跳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每天都到處探索,只是個子還太小,門檻還翻不過去,李響看它們懸掛在門檻上頗為吃力,就幫它們一把,把它們送進了那間儲物廂房。
因為剛才李響他們在里面,小貓就一個勁地想進去。
貓媽媽生怕孩子們出事,緊緊跟隨。
其實,即便李響不動手,貓媽媽也會挨個給叼過去的。
現在小貓長大了,外人也可以動手擼擼,貓媽媽也不在意,它已經能非常清楚地分清自己的孩子了,不會出現誤判誤咬的情況。
有六只貓咪每日巡視,家中基本上不可能有老鼠。如果有,那就是給小貓們送菜,開開葷。順便讓小貓們練練狩獵的本領。
而另一間廂房,卻是一間浴室。因為這里離廚房近,燒的熱水可以方便拎過來,然后房間里也專門留了下水道,方便排水。
李響買了兩個大的木桶回來,他一個,奶奶一個,冬天可以泡澡用。
奶奶年紀大了,卻是不喜歡泡澡,因為身體吃不消,她每天只是用熱毛巾擦擦,頂多泡泡腳,五六天才洗一次大澡。
廚房新砌的灶臺仍然是二聯灶,比之前竹屋里的質量還要好一些,貼了瓷磚。
奶奶看著這新的廚房,特喜歡。
其實有點超預算,之前是計劃十萬,但一套搞下來,花了十二萬多。
原本攢下的一點錢,基本上也用完了,只有三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