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鎬在靈力的加持下,鎬頭“無堅不摧”,一鎬下去就是一大塊巖石被鑿下來。
中午的時候,李響下播,施展神行術回去吃飯。
在山林中,很多樹木的掩護下,他身形如鬼魅,行進的速度很快,只是,快到家時,就慢悠悠地走了回去。吃飯的時候,跟奶奶提了一下,說在山里挖洞。
奶奶:“你跑那么遠挖山洞干嘛啊?”
李響就笑道:“粉絲們愛看,而且萬一以后發大水,我們可以躲山上的洞里。”
奶奶很不解:“挖洞有啥好看的啊?”她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咋愛在網上看人干活呢?
但不理解不代表不支持,反正,自己孫子能憑這個賺到錢,那就是本事。干活直播一下,總比出去吃喝嫖賭來得好。
至于李響說的發洪水,奶奶直接忽略了,因為李家村是什么地方,你要說有地震,她還會擔心一下,這發大水?呵呵,反正她長這么大,只聽說別的地方發生過大洪水,她家附近從來沒有。
殊不知,明年夏天,嗯,應該說今年夏天,因為已經過了元旦了,川省就有罕見的強降雨,青衣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沱江、涪江、渠江、雅礱江、大渡河、安寧河、長江……水位暴漲,給省內很多城市帶來了超強的防汛壓力,李響他們所在的市也有洪峰過境。不過,這都只是小事,相比幾年之后的超級大洪水,不值一提。
川省為什么叫川省?并不是因為只有四條大江,里面的大江大河可多了。如果考慮到漢中也曾是川省的一部分,那還得加上漢江。
川省的“川”,并不是指河流,而是“一馬平川”的“川”。
在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劍南節度使”轄區分設劍南東川和劍南西川,合稱“劍南兩川”。
等到宋朝的時候,川省又改成了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四”和“川”就是這樣來的。
至于《三國演義》里“劉備取西川”,很明顯是個歷史學bug,因為漢代根本還沒有“西川”這說法。
至于現在的川省,只能稱之為“2.5川+0.5康”,因為很多地方已經離開了川省。比如渝。
李響吃完飯,找了個帶電池的探照燈,又加了一個移動電源,回去繼續直播挖洞。
直播間依然很熱鬧,但是李響沒有與大家互動,只是專心干活(練功)。
他換著不同的姿勢,運轉呼吸法和體術,一鎬一鎬地鑿著。才大半天時間,就往里面推進了四五米之深,里面的光線不大好了,他不得不拿出中午帶過來的探照燈,以增加洞內的光線。
深度四五米,高度和寬度都是兩米多,頂部呈圓弧形。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繼續加寬,加高。
加高的話,就是從腳底下挖。因為挖頂部不大方便了。
粉絲們紛紛驚訝,這才大半天而已,就挖了這么多?這效率杠杠的。
“響哥兒,我收回早上的話,照你這么干,不出一個月就挖穿了這座山了!”
因為李響不可能每天挖,肯定也要休息的。
“牛逼,是我見過的體力最強的博主,那些主打搏擊和傳武賣點的,都遠遠比不上響哥兒。”
在轉運石頭的時候,李響忽然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于是跟大家分享。
“大家看,這是一塊大石頭,我剛剛挖出來的,里面竟然嵌了一個海螺!”李響將石頭舉起來,湊到鏡頭前,向大家展示。
“果然如此!”
“常聽人說,巴蜀之地以前就是大海,果然不是瞎傳的。”
“那夔門真的是大禹鑿開的嗎?”
“那不可能吧,雖然從高空俯瞰,巴蜀之地確實是盆地,而瞿塘峽就是一個出口,而且壁立千仞,宛如刀劈斧削,很有點像現代工程的下拉槽,但大禹那個時代應該沒有這么強大的基建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