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拉了一曲《二泉映月》,又來了一首經典的《葬花吟》,凄美哀怨,如泣如訴,李響在邊上打著節拍,心中暗贊,心說外公這民間曲藝家,二胡水平不比那些電視里演出的差多少。都可以去大城市炸街了。
然后恰好外婆回來,就忍不住吐槽:“馬上要過年了,你拉個這么難聽的,吉不吉利啊?”
外公就曲風一變,換了一首《夢回春江》,雖然歡快了不少,但總歸是有點兒悲傷的感覺。
因為二胡這種樂器,就兩根弦,相依為命,日月相對,卻無法相擁,怎么演奏都是難免傷感的調調。
李響就建議道:“來一首金蛇狂舞或者賽馬!”
外公從善如流,醞釀了一下情緒,就開始了。
這才算慷慨激昂,好聽一些。
陪外公玩了一下午,做晚飯的時候,又幫外婆打了打下手,幫忙洗菜,給灶膛里添柴,陪著聊了會天,還順帶給小表弟烤了個香噴噴的紅薯,晚飯自然也是在外公外婆家蹭的,回去的時候天都黑了。
外公家板栗很多,又送了李響一大袋板栗。外公還拿了兩支新做不久的竹笛子給他,說是個玩意,拿回去玩玩,李響也就不客氣了。
他的家鄉盛產竹子,會做竹笛吹竹笛的人很多,外公就是行家里手。此外,還會用竹子編制籮筐、簸箕、筲箕、撮箕、竹椅、竹床等等。
以前的時候也拿一些去街上賣,但是這種手工制品,很多家庭都會自己做,也賣不出價,勉強補貼一下家用而已。
小表弟沒有跟著來,雖然是小學,但寒假作業不少,李響讓他把難的留著,等以后和姐姐一起去自己家里玩的時候給他們輔導。
小表弟是昨天才放假的,今天是臘月十八,小學放假稍微早一些,高中則要到臘月二十四才放。
……
臘月十九,李響去街上買了許多大草魚,還有便宜的高度白酒,回來做臘魚。
川省“天府之國”,江河眾多,所以漁業資源也相當豐富。
李響買了足足十八條大草魚,都是十斤以上的那種,最大的一條足有二十公斤。
腌制臘魚自然要用這種大草魚,個頭大,皮薄,肉厚,味鮮,腌出的臘魚色澤艷麗,臘味濃,口感好,長期儲存也能保持肉質飽滿,吃起來特別香。
像白鰱和胖頭魚這種,看著挺大,但腌制曬干后基本上只剩下一張“薄殼”了,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李響在疊水瀑布旁,將這些大草魚去鱗,開膛破肚,貓媽媽和五小只原本在老遠的地方玩的,這時候聞著腥味便“嗖嗖”地跑了過來。
貓媽媽和五小只,每天被李響投喂靈藥粥,之前抓的那些辣條都吃完了,現在都是吃肉粥配小魚干,個個身強體健,跑起來“風馳電掣”“虎虎生風”。
小白個頭最大,雖然看著憨厚,但漸漸地有了種難言的霸氣,奶牛貓都不敢欺負它了。鄰居們來串門的時候,都夸贊,這幾只貓長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