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考慮到初二、初三、初四大家都要走親戚,而初五的時候很多年輕人要外出打工,已經要開始返程了。
這個祠堂破破舊舊的,但祠堂前有塊空地,十分開闊,每年的“飲丁酒”就是在這里舉行。同時,也是在祠堂里舉行祭祀活動,祭拜李家村的列祖列宗。
姜采兒一家也來了,他們雖然不參與祭祀,但是一個村子里的,“飲丁酒”還是有資格的。
在以前,“飲丁酒”就是村里16歲以上的成年男丁們聚餐,后來隨著時代的演變,不限于這個,所有人,男女老少,都可以來參與,大家一起吃一頓,增進感情。
用《蘭亭集序》里的話來說,就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今天準備的是標準的“九斗碗”,以蒸菜為主,粉蒸肉、蒸甲魚、蒸雞、蒸鴨、蒸兔子等等,因為流水席,量大,蒸菜做起來方便。
“斗”在川省方言中就是“大”的意思。比如“斗膽”,就是“大膽”、“膽如斗大”之意。
前文說過,很多地方是八大碗(發發發)、十大碗(十全十美),一般取雙數,認為吉利,但是在川省一些地方,“八大碗”和“十大碗”反而是忌諱。
因為擺流水席的時候,往往會有叫花子上門討飯,他們也不是白討,還會展現才藝的,比如唱“蓮花落”。在古代,沒點才藝,你好意思去討飯?趕人家的酒席?快板、漁鼓,都是以前叫花子要飯的常用樂器。也是民間曲藝的一種。
對于這樣的“乞討人士”,主家自然不會驅趕,還會熱情招待,但是他們吃的跟普通的酒席不一樣,主人家會準備好一張八仙桌,擺好八碗蓋澆飯作為對他們的接待。
所以這一桌,八大碗,又叫“叫花子席”。
而十大碗,“十”和“石”同音,川省農家喂豬的食槽往往是石頭做的,所以十大碗也不吉利。
因此,九斗碗才是川省流水席的標配。窮一些的也會擺七碗,有錢一些的則擺十一碗。
比如李家村有幾年吃丁酒,就是因為太窮了,所以每一桌只有七碗菜。現在條件好了,才九碗。
以前女人小孩不讓參加,可能也是因為太窮了,現在條件好了,就大家都來吃,樂一樂。
但即便如此,今日的菜肴也遠遠不如很多人家里的年夜飯,畢竟這個“丁酒”是村委出資,預算有限,沒法兒搞太好。
有些地方是大家集資,或者每家每戶出多少菜,但那就沒意思了。吃免費的才是最快樂的。
祭祖完畢,開席之前,李家村便召開了五年一次的村長選舉大會,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李響全票當選!
其實,中國的村長選舉,才是這世上最正規的“全民選舉”,真正的民主。每個村的村長,都是男女老少所有人一票一票真正投出來的。
像阿美莉卡那種選舉,說是全民選舉,其實不然,那只能決定每個州的選舉結果,哪方獲勝。而且候選人都是規定好了的,只有那么兩三個在競爭。每個州選舉之后,還會有一個“選舉人”投票的過程。這些選舉人,只有五百多個,這五百多個人的票,才是真正決定最后誰上位的選票。
普通人的選票,就是一個笑話,尤其是那些票倉已經固定的州,不管你怎么投,也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要不然怎么叫固定票倉。只有搖擺州,才有那么一點點作用。有是有,但不大。
村長選舉結果已出,至于村支書,李金玉也已經向上級提過了,并推薦了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