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家是非常好看的中式庭院,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外面古色古香,里面卻不乏時尚。
畢竟時代不同了,完全復古有點兒不符合現在的審美。
他給家里和圣境園林都設計了自來水和天然氣,圣境園林那邊還未開工,但是管道都有預留的,到時候接過去就行了。
家里這邊已經裝好了,熱水器、智能馬桶之類已經到位。
這種馬桶功能極多,比如可以探出一個水管沖洗屁屁,然后暖風吹干,還具有墊圈加熱功能,冬天一直保持恒溫,坐上去不會覺得冷。
此外還有什么紫外殺菌,無線遙控,雙水路設計,臀洗模式,婦洗模式,靜音緩降,泡沫盾防飛濺,光感夜燈……噱頭一大堆,但有些功能真的挺實用的。
裝自來水主要是為了上廁所和洗漱方便。
奶奶年紀大了,再用蹲坑就有些費力,如果臥室里帶衛生間,老人家就舒服許多,尤其是冬天。
原來的山泉水“疊水瀑布”仍舊保留,一是好看,二是灌溉菜園和洗衣服方便。
自來水不適合澆菜,如果非要用自來水,還得事先曬個一兩天,等里面的消毒劑都分解了才可以,要不然會影響作物生長,破壞土壤酸堿平衡,造成土壤板結等等。
用雨水澆菜其實也不錯,如果是正常雨水的話。
這個主宅共上下兩層,有六個臥室,四個衛生間,其中上下兩層各有一個客衛,剩余兩個分別在奶奶和李響的臥室里。
然后有兩個大客廳,一個書房,兩個大陽臺,一個大露臺,一個帶壁爐的休閑室,一個儲藏室,院子里還有一個陽光房。
奶奶住一樓,李響住二樓。
中式庭院,前面的院子做得挺好,除了地面硬化,還將菜地都圍了起來,做了好看的柵欄,每塊菜地邊上都鋪了一圈草坪。
之前種的菜長勢喜人,都已經發芽了,有的已經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
院子沒有圍墻,而是栽種了一些景觀樹和果樹,還預留了三個停車位,帶頂棚防曬遮風擋雨的那種。
車棚在院子的側面,與屋檐相接,如果下雨天的話,下了車不用打傘就能直接走到屋內。
就是現在車還沒買,只停了三蹦子。
農村的車位挺大,就算停滿三輛車,三蹦子依然可以停。
要是像大城市那樣挨得緊緊的停的話,至少可以停五輛。
前院之所以設計成敞開式的,無院墻,主要是為了方便村民們前來串門。
另外就是,做了院墻,反而顯得院子小,現在敞開式的多大啊,周邊都沒有鄰居,把周邊的空地收拾一下,鋪上草坪,栽種一些景觀樹,花卉,安裝一些健身器材、秋千、公園長椅之類的,在實際使用上都是他家的花園。
全村的人都可以過來玩,奶奶喜歡熱鬧,那就把村口情報組搬到自己家邊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