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幫著賣冬筍,今年幫著賣春筍,而在此之前,家里的筍都銷不出去,吃到想吐,幸虧李響回來了,給大家帶來了好日子。
李響也是真有本事,居然短短大半年,就掙起了這么大的家業,還當上了縣里的政協委員,比他那個包工頭兒子可出息多了。
現在房地產不景氣,他兒子在省城混得也不怎么如意,前幾天還打電話回來,說是炒股虧了好多,問家里有沒有錢,他要補倉什么的,向他這個老父親要錢,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李金堂罵了兒子一頓,沒給。畢竟,炒股那事兒靠譜嗎?電視里放的,很多厲害的人物炒股失敗都要跳天臺,他兒子還能比那些電視里的主角厲害?多少錢都不夠填那個無底洞的。他老婆也相當支持,老兩口指不上兒子,需要留點錢養老。
奶奶今天穿得很隆重,一身紅色的新衣,上面繡了許多金色的牡丹花,看起來十分喜慶,是李響去年過年給她買的“花開富貴”系列,這只是其中的一套春裝。過年穿的是冬裝,繡的是傲雪寒梅。
還有夏裝,繡的是荷花,秋裝繡的是菊花。
奶奶的娘家人,李響的外公外婆那邊,小姑和表弟,大姑、大姑父和他們的女兒,二姑、二姑夫攜他們的一對子女,由于今天是周六,所以參加工作離家近的以及沒有上高中的表弟表妹們基本上都來了。
沈子墨自然也來了,幾個月不見,小家伙似乎又長高了不少。
沈文倩沒有來,她是高一,和姜采兒一樣,放假是一個月一次。
李響看了一眼大姑父拎的東西,居然破天荒是兩瓶不錯的酒,五六百一瓶的那種。然后大姑還拎了一箱牛奶,正兒八經的大牌子,不是以前的六個核彈了。
“恭喜恭喜,這房子氣派啊!”大姑父臉皮很厚,見了李響,就笑哈哈地打招呼。
李響自然也就揭過,當作沒事發生一般,遞了煙過去,并跟對方寒暄幾句,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
過年的時候,因為大姑來探望了奶奶,所以李響出于“回禮”,也拎了東西去大姑家拜了一下年,大姑留飯,沒吃,坐了一下就走了。當時大姑父不在家,所以這還是上次鬧了不愉快之后的第一次見面。
“響伢,長得越來越帥氣,這般高大了!一表人才!還當上了縣政協委員,真是為咱們老李家爭光!”大姑矮矮胖胖的,滿臉堆笑,抓著李響的手夸贊。
二姑則是高瘦高瘦,也是差不多:“來,讓二姑摸摸,這頭發真好,又黑又亮,跟緞子似的,皮膚比我女兒還要滑嫩啊。你小時候,二姑還抱過你呢,幾年不見,怎么跟我們生分了許多啊?”
大姑和二姑“動手動腳”,言語和表情都極為夸張,李響都要起雞皮疙瘩了。
小姑在后面都忍不住聳了聳肩,有些想笑,心說這兩個姐姐,真的是,早干嘛去了?
相比而言,小姑就正常多了,李響也沒跟小姑太過客氣,畢竟是自己人,讓她幫忙招呼一下親戚們。
而且,今天有很多過來的親戚,李響居然都不認識,所以他也不知道該怎么稱呼。而且他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知道他家今天請客的。
但小姑卻是認識的,小姑做房產銷售的,待人接物最擅長,干這個禮儀的活非常合適。
小姑哪里用得著李響吩咐,去客廳取了茶葉、一次性的杯子和開水瓶,給前來道賀的賓客們泡茶,她兒子也在一旁幫媽媽一起,將一些零食、果盤擺出來招待大家,大家都說這小伙子現在懂事多了。
承包酒席的那個縣城廚師團隊,自帶食材和折疊桌椅,那些桌椅現在已經擺開,幸虧李響沒有封院子,前面的場地足夠開闊,一百張圓桌擺開,頗有氣勢。
這個團隊,是在更遠一些的一個空地上,支起了爐灶和案板,他們開的大卡車來的,還自帶了好幾個煤氣罐。至于飲用水,就是用一根長長的水管,從李響家里接出來。
眾多賓客們興致勃勃地參觀李響家的房子,還有前院的一些菜地,以及三輛新車。
三輛豪華新車停在李響家前面院子邊上,即便是看起來最便宜的那輛皮卡都是超級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