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游客聽說還有這種瓜吃,于是也都圍觀,李響大大方方,給調查組和專家組介紹情況,并帶領他們親自查看。
在征求調查組和專家組的同意之后,李響全程錄制了視頻,之后會發布到自媒體賬號里。
事實上,調查組也在同步進行錄制,還有隨行的媒體記者和攝影師。
幾個小時過去,專家組一致認定,團團和它媽媽就是純野生的,不是抓來的,而是其自行尋找棲息地的結果。
因為,調查發現,這兩只熊貓是完全自由的,其身體極其健康,沒有受過任何傷,能爬到高高的樹上,皮毛都十分光滑,锃亮,營養狀況非常之好。
玩鬧,與游客互動,也顯示了極佳的精神狀況。
很明顯啊,這片竹林又沒有圍墻,它來去自如,但人家就愛在這里生活,你管得著嗎?
之所以能判斷是純野生的,是因為圈養的熊貓都有編號系統。
這可是國寶,動物園里每一只都是有檔案的。
即便是野生的,從15年開始,川省也開始開展野生大熊貓的遺傳檔案庫建設工作,旨在掌握野生大熊貓更為詳細的種群、個體信息,以實現大熊貓“保護到只”。
但熊貓這種國寶想要建檔,尤其是野生的,不可能去給它抽血,一來是猛獸,二來你不一定找得到它,而且抽血之后會留有傷口,有感染的風險,然后還可能對野生熊貓的心理造成陰影,所以一般是收集糞便,以此來獲得熊貓個體的dna數據。
這個過程漫長無比,但意義非凡。
并不是每一只野生熊貓都有檔案,還有不少野生熊貓,尤其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保護區的大熊貓,其糞便沒有被收集到。
專家組有科研人員隨身攜帶了快速dna鑒定設備,李響帶著他們收集團團和其媽媽的糞便,檢測之后,發現檔案庫里并沒有。
于是,專家組非常高興,這是又發現了兩只新的大熊貓,通過建立其遺傳檔案,對保護和研究野生大熊貓種群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至于兩只熊貓為何突然出現在李家村,從哪里來,專家組猜測,應該是從附近的原始森林保護區自行遷徙而來,可能也是因為李家村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緣故吧。
“劉教授,我能給它們搭建竹棚,供它們遮風擋雨嗎?”李響問道。
早有想法,恰好調查組和專家組都在,又是省里來的人,這時候咨詢一下挺合適的。
記者和攝影師在一旁拍攝,之后會剪輯上電視。
那位專家組帶隊的劉教授就說道:“沒問題,簡單地搭個棚子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議過多干涉和投喂。也不能以此作為盈利項目。”
李響連忙解釋:“不會的不會的,這片后山是免費開放的,我們也會繼續勸阻游客們,不要投喂。另外也會做好安保工作,保護熊貓和游客們的安全。”
李響自然不是靠賣大熊貓的門票,而是有人來,就有消費,靠那幾家店,以及后期的避難所景點項目賺錢。
團團,只是日后避難所的守護神獸之一。
毫無疑問,今天的事情經過報道,更加擴大了李家村的知名度,會有更多的人前來看野生大熊貓。
感謝“08a”打賞。感謝“書友20170228221650635”;“殤灬晴”;“焚盡八荒我墮落”;“魔熊霸世”、“書友20200728045233075”、“書友20190530105020000”、“丶側耳傾聽。”、“明日再潮涯sky”、“遠去的風帆”、“復制能力超強的曉明”、“北夜晨光”、“書友140214221031546”、“行道遲”、“無尤魔神”、“龍騰大良”、“本命星i”、“ehiehi”的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