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上數字均沒有打錯。
因此在顧維看來。
一個文明如果在進入工業時代后順利發展個數百上千年,那么走出所在的恒星系并不算太令人驚訝,至少結果上是可以接受、甚至可以稱之為合理的。
但一個文明能走出所在星系.這就非常沖擊他的認知了。
隨后顧維平復了一番心緒,又對槿問道:“槿女士,敢問已知域的面積究竟有多大?”
“多大呀?”槿思考了一會兒,修長的手指在空氣中比劃了幾下:“按照你給我的光年尺度計量.差不多是一個長軸4.88億、短軸2.13億光年的不規則多邊形吧。”
顧維再次默然:“.”
他已經不知道這是今天遇到的第幾次認知沖擊了。
依舊是以銀河系為例。
銀河系屬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往上是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再上去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玩意兒內部的星系光保守估計就有十多萬個。(所以你在宇宙中的準確地址是可觀測宇宙·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臂·古爾德帶·本地泡·本星際云·奧爾特云·太陽系第三行星地球.)
除卻武仙-北冕座長城和巨型伽馬射線暴環等可能因為統計巧合尚且存疑的超級結構之外,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已經是宇宙中最大的星體結構之一了。
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有多大呢?
答案是長軸五億光年,和星海文明的長軸接近,短軸則要低于星海文明。
一個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足以比肩的‘已知域’,更有四百多個成員走出了星系,并且毫無疑問還有大量星系以下的文明存在
顧維之前猜測過這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星際世界,但他從未想過居然會發達到這種程度,地球在星海文明面前甚至已經不是渣可以形容的了。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
顧維方才從震撼中回過了神,整個人深吸一口氣,重新看向了槿:“那么探索域呢?就是疆域之外沒被觸及的區域?”
“可以這樣理解,不過實際上要再復雜一些,要不然探索域就和已知域內的空白區域一樣了,”槿再次一揮手,顧維面前那張已知域的地圖開始縮小,周圍冒出了一片片漆黑的陰影:
“這里涉及到了很繁復的星際開荒公約,恕我直言,探索域和未知域,都不是你現在需要了解的范疇。”
顧維微微一呆:“開荒公約?”
“嗯,”槿聳了聳肩:“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兩艘不屬于同個勢力的開荒團隊同時進入了某個無人恒星系,那么它的所有權該如何判定?——就像你之前說的,是恒星風和星際介質來算?還是引力輻射范圍?”
“又比如要是在開荒過程中發現了其他文明又該怎么處理?是戰爭?融合?還是將文明遷移?”
“類似的問題有太多太多,倘若沒有一個公信且完整的公約,那么星海文明早就亂成一鍋粥甚至不存在了。”
說著槿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和米洛便是一類基于開荒公約而出現的探索者,這艘飛船可以看做我們的探索工具和基地,船上包括船靈咩咩在內一共有七名船員。”
“不久前我們剛完成了一次宏觀傳送,無論是事先的推演還是過程的執行都很順利,但在傳送完成的那一刻.卻發生了某些意外。”
雙方都不是笨蛋,無需過多解釋,顧維便明白了槿所說的‘意外’指的是什么。
于是他看了眼面前這個精致到堪稱完美的女人,深吸一口氣,問出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既然如此.你們打算怎么處理那個意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