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垠的宇宙深處。
撲棱撲棱號體表閃爍著微弱的藍色光暈,緩緩在黑暗的星空中穿行。
整艘飛船就像一顆漂浮在黑色綢緞上的精致寶石,與冰冷的宇宙背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同一時間。
在飛船的主控室內。
米洛則在認真查閱著阿咧咧剛剛提供的資料:“喬科文,六十五歲,莫爾德星人,曾在【雅歌】、【雜魚】和【溜溜球】號上工作過十四年.”
“五年前貸款成立燃燒遠征探索團,當前評級為中級,注冊船員九人,飛船為通遼重工生產的可汗系列,注冊至今完成過七次初級任務以及一次中級任務,嘗試申請過探索域資格但被駁回”
過了片刻。
掃完所有資料的米洛重新抬頭,看向了面前的阿咧咧:“板子,看起來這個喬科文似乎還挺勇的?”
要知道。
與細分到堪稱吹毛求疵的榮譽體系不同。
星海聯盟對于探索團的級別劃分,在整體上要相對寬松或者說模糊很多:
整個體系框架內,所有探索團只分成初級、中級以及高級三個級別。
每個團隊在新成立時便是初級探索團,完成對應任務后會獲得對應的團隊積分,積分達標就可以晉級下一檔。
而且很特殊的一點是,這種晉級門檻其實并不高。
一般在星海闖蕩個四五十年的老船隊基本上都能晉級為高級探索團,真正確定團隊差距的核心還是在于團隊積分——雖然團隊積分沒法像顧維得到的那類個人貢獻點一樣直接與聯盟幣互通,但卻可以在探索團體系內部兌換各類資源。
這些資源包括了飛船、各類技術圖紙、星球,甚至星系。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探索團體系更加類似于商店——準入資格其實很低,只要你別穿的太破破爛爛都能進門,但能買到什么貨就全看你自己的錢包有多鼓了。
不過另一方面。
探索團的成長體系雖然比較模糊,可大多數萌新一開始都還是很謹慎的,能在十年內升到中級團都算快的了。
像燃燒遠征這種成立五年就晉升到中級,甚至嘗試申請探索域資格的團隊并不常見——而且船長此前的航行經驗也不過十多年。
所以由此不難看出,那個叫做喬科文的船長個性應該很勇。
“對,這人確實很勇,”聽到米洛的問話,阿咧咧也跟著點了點身子:“燃燒遠征成立后雖然都在已知域內行動,但前往的基本都是那些很偏僻的地帶——要不然機魂教派的實驗室也不會輪到他們發現了。”
眼見阿咧咧提及機魂教派,米洛的表情也認真了幾分:“那除了燃燒遠征之外呢?有關實驗室的消息你查到了多少?”
“差不多都搞清楚了,除了釣魚佬之怒外,他們還發現了四卷手稿,”阿咧咧最中央的指示燈閃了閃:
“不過手稿內容和機魂教派的理論研究沒什么關系,主要是那顆恒星一些周期性數據的記錄和日記,另外就是一些計算工具和椅子桌子之類亂七八糟的雜物。”
米洛點點頭,臉上沒有表現出太多異常:“那些手稿和雜物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