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米洛探過腦袋在數據上看了看,又問道:“除了機理之外呢?還有沒有什么發現?”
“有,”槿干脆利索的點了點頭:“比如釣魚佬之怒的位置——我是指顧維在人型時釣魚佬之怒所在的區域。”
米洛來了興趣:“在哪兒?顧維的腰子里嗎?”
“不是,”槿修長的食指在面前一劃,另一份報告出現在了幾人面前:“我解析了顧維在變大時外部的那圈白光,發現它們并不是普通的光學現象,而是高能等離子體輻射與量子場激發態的復合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顧維變大時,身體表面會形成一層由高速旋轉的帶電粒子組成的等離子體層,這些粒子在強電磁場的作用下加速運動,產生強烈的同步輻射,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光的主要來源——但除此以外,高能量密度還引發出了短暫存在的實粒子對,這些粒子對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額外的輻射成分,使得白光中夾雜著微弱但顯著的非線性光學效應。”
“這些能量譜雖然被壓縮的很厲害,但卻不難分辨出其中包含著某些細胞能的類表現態,解碼后我發現它們幾乎全部源自顧維體內。”
“顧維體內?”一旁的凱伊似乎明白了什么:“所以釣魚佬之怒被編碼進了顧維的底層基因?”
槿點點頭:“沒錯。”
說這話的時候,槿的語氣都不由有些凝重。
要知道。
生物基因編碼,歷來都是一個非常深奧的領域。
以顧維穿越之前的地球為例。
人類在19世紀末開始了解基因的存在和功能,20世紀初至1990年代取得了初步進展——也就是1953年的dna雙螺旋結構和1969年的首個基因分離。
接著在1990年。
hgp也就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并且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果。
比如如識別導致遺傳病的基因突變、理解基因在癌癥發生中的作用等等
但另一方面,成果歸成果,人類對于基因的了解程度依舊極其淺薄,目前連模擬一個支原體也就是1000個左右基因的全部代謝都做不到。
如果說基因是語文,那么顧維穿越前的生物學界才剛剛發展到掌握了一半拼音
不夸張的說,人類在基因方面取得的進度,甚至還比不上高能物理。
誠然。
星海文明的科技水平要比地球高上無數倍,但基因編碼依舊是一個很前端的領域。
如果只是單純從零模擬出一個行星生命的一生,別說九大仲裁國了,很多次級文明都可以輕松做到。
但是
如果是對一個已經成年的生命進行編碼,引入比這個生命還復雜百倍的機甲代碼同時還不影響這個生命的形態.這他喵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比是烘焙蛋糕。
雕幾朵花容易,但你給糕點師一堆折耳根、香菜、八角茴香、丁香、肉蔻,讓糕點師把它們加到蛋糕的同時還不能讓蛋糕有異味,一般來說你沒被打斷腿都得說聲糕點師有涵養
“等等,這不對吧,”隨后米洛想到了什么,疑惑的看著槿:“把機甲編入顧維體內的難度且不談,那質量呢?顧維前后的質量可沒有變化——你別告訴我這么大個機甲只有幾毫克重嗷。”
“質量被轉移了唄,”槿聞言聳了聳肩:“你想想編織者項鏈就明白了——我不是說了么,顧維變身那會兒的能量譜里面,只有一部分是細胞能。”
米洛飛快的眨了眨眼。
編織者項鏈?
難道槿的意思是顧維變成了一個類似編織點的情況,機甲的體積被縮小編寫進了他的體內,質量則被轉移到了另外的地方?
等到要變身的時候,編碼在內部展開,質量通過暮光扳機轉移或者說傳輸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