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顧維感慨著星海文明所面臨的內憂外患之際。
另一邊。
或許是難得聊了一次大長天的緣故。
槿的談興也比平時高漲了不少,只見她猶豫片刻之后,又補充了一句:
“另外關于降臨體這種異族,星海之中還有一個不怎么靠譜的小流派存在,不過這個學說的支持者不是很多就是了。”
“哦?啥流派?”
顧維最近對小流派這個詞有點敏感,聞言立馬腦袋一抽:
“不會是和機魂教派一樣的魔怔人吧?比如主張和降臨體來個深層次魂交啥的.”
“倒也沒那么離譜啦,”槿擺了擺手,一邊示意顧維想多了一邊解釋道:“那個流派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降臨體的相關規律,目前有兩個分支理論。”
“第一個分支理論是認為降臨體并非純隨機產物,而是會在文明發展到某個固定階段的時候降臨。”
顧維頓時來了興趣:“固定階段?”
“嗯,直白點就是技術節點,”槿點點頭:“這個分支理論怎么說呢倒是有部分證據支撐。”
“在目前已知的十三個降臨體中,毀不毀滅另說,有十一個是‘初臨’.也就是對應文明周期里第一次出現的降臨者。”
“而除了斯科·溫頓這個惡之子之外,剩下十個初臨體現世的時候.對應文明或偶然或正常發展,剛好都觸碰到了某個關鍵技術節點。”
顧維乖乖做起了捧哏:“什么節點?”
槿抬頭看著他,一字一句說道:
“探索到10-40量級創世參數的階段,也就是.可以初步模擬宇宙誕生的最低條件。”
顧維頓時目光一凝。
創世參數?
降臨體出現的技術節點,居然會牽扯到這玩意兒?
按照當初大眼珠子的說法。
所謂創世參數,就是時間量級在宇宙誕生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
就像孵化小雞的蛋殼一樣。
只要湊足了創世參數后,便有概率模擬小雞孵化.也就是宇宙誕生的最初瞬間。
在那次交流結束之后,顧維也主動在互聯平臺了解過一些相關內容。
按照他得到的搜索結果顯示。
人造黑洞需要掌握的創世參數大致是10-34量級,最最普通的人造宇宙則是10-41秒。
除此以外。
創世參數的運用量級——注意是運用而非單純的購買或者采集到信息,也是衡量星海高校體系一大重要輔助:
不入流學院能掌握運用的創世參數在10-34左右,也就是堪堪能不靠外力制造出人造黑洞。
三流和二流學院分別是10-36、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