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16.5減
“臥槽???”
想著心中算出來的數字,顧維一臉懵圈的盯住了槿:“那第三次降臨豈不就是現在?”
“是呀,”槿聳了聳肩,語氣還是很平靜:“按照減半理論的計算公式,降臨者第三次出現差不多就在幾百年內了——這也是這個流派具備傳播基礎的原因之一,畢竟人總是對‘預言’中與自己時代重疊的部分格外關注,尤其是當預言的時間點逐漸臨近的時候,這種關注往往會變得更加迫切。”
“當然了,學術界對于這個計算公式就嗤之以鼻了,畢竟和第一個分支推論不一樣,歷史上從未有過文明被三次降臨過。”
“更重要的是,星海文明的第一次減半可不是被動事件,而是通過星網揪出來的臥底,因此很多學者都不認可將其視為一種標準的降臨事件。”
顧維:“.”
有一說一。
這聽起來是有點不靠譜。
已知的所有文明里只有虛光文明和星海文明被二次降臨過,兩個案例某種意義上和孤本也差不了多少。
這種情況下你再去推下一個沒發生過的階段不被信任完全正常。
不過考慮到此前機魂教派的情況,顧維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嘴:“槿,這個分支理論的學派叫啥?有啥大來頭么?”
“學派的名字叫做時階之眼,簡稱時眼社。”
槿想了想,在光幕上投出了一組信息:“時眼社內部又分成兩個小派,第一分支理論的叫做拯救派,第二理論分支叫做降臨派。”
“時眼社的創立者兼第一任社長叫杜魯林,是一位從頂尖學府中退休的老教授——別這樣看我,他只是原單位高大上而已,主業和降臨體沒有半毛錢關系——他是個正兒八經的土木工程師,純純的提桶老哥一枚。”
“一千兩百年前那個小老頭病故去世,時眼社就在他的后代里傳來傳去,現在的時眼社社長是小老頭兒的曾曾外甥,在某所一流學院讀大三十二。”
“哦?”
顧維掀了掀眉毛:“看起來時眼社的傳承還算不錯嘛,社長一千多年都沒換過旁系?”
“他們也不敢換呀,”槿有些微妙的瞥了顧維一眼:“最初那批時眼社成員都是小老頭手底下的工頭,后代基本上也都是混這行的,時眼社在不做研究的時候就在外頭各種接單,每任社長手上都壓著社員的工程款——這種情況誰敢換社長?”
顧維:“.?!”
不是,還能這么玩兒的?
目瞪狗呆.jpg。
“總而言之,這種理論聽聽就好,”隨后槿揮了揮手,示意顧維別太在意這些小道學說:
“星海中各種各樣的理論學派不少,有些學派甚至主張直接向異族投降.反正就當擴充閱歷吧,不能盡信。”
顧維輕輕點了點頭。
這道理他還是懂的。
“行了,時間也差不多了,”槿說完后看了眼時間,伸了個懶腰:“還有啥要問的不?沒事的話我得去機庫修機甲了。”
顧維張了張嘴,原本想說沒問題了,但話到臨頭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對了,還有個問題差點忘問了靜謐虹吸棱柱是啥時候發明的?另外除了詩讖星靈之外還有其他星靈嗎?”
“靜謐虹吸棱柱?”槿微微一愣,似乎對話題的跨度有點沒準備好,不過很快還是說道:
“這玩意兒的來歷一般人估摸著還真不知道.現如今靜謐虹吸棱柱主要由幾家知名的道具產商生產,但實際上它并非星海文明原創,而是一款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