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從理科角度其實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解析,一是生物學/化學,二則是物理學。
其中前者相對比較簡單一點。
按照生物學的解釋。
夢與大腦的神經活動有關,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是由快速眼動這個睡眠階段引起的:
這個階段的腦電波頻率會變快,振幅變低,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boki以及眼球不停地左右搖晃。
在這個階段。
人體的乙酰膽堿水平會大幅度升高,同時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下降,做夢的概率會比其他睡眠階段高出一大截。
但另一方面。
比起生物學階段的定位清晰,夢的物理本質就難有定論了——畢竟涉及到了相當微觀.或者說數據化的尺度。
像在顧維穿越之前。
比較有市場的一種說法是人的海馬體白天儲存了大量記憶,在睡夢中完成消化,消化的目的是刪除冗余信息,提取心理公式.也就是人體基本的反應規則,將其儲存在基底核中。
夢就是刪除冗余信息所產生的表象,或者說渠道。
而按照槿的說法。
夢的行為似乎還涉及到了能量,并且和夢的情節還有一定關系——情節越精彩,逸散出來的某種‘碎片’就越多。
這倒是地球上沒觸及到的領域了
接著顧維將貼紙在掌心里翻動了幾下:“話說槿,這玩意兒貼哪兒?我左手這兒已經有個二維化的暮光扳機了.”
“耳后吧,”槿在耳垂后邊點了點,示意道:
“耳后按起來順手還不容易誤觸,不過你可得記準了夢用——這玩意兒著實不便宜,原本我是打算留著給諾諾的。”
顧維一愣:“諾諾?”
“是呀,”槿聳了聳肩:“那小東西天天想著投降,我估摸著除了外部因素外它自個兒也有點問題,就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解析一下她的夢境。”
“畢竟關注兒童成長人人有責嘛,再這樣下去諾諾遲早得成問題兒童。”
顧維有些微妙的瞥了這姑娘一眼:“.”
有一說一。
這話的內容倒是沒問題,但從你這變態的嘴里說出來咋感覺莫名違和呢
接著顧維小心的將貼紙貼到了耳后。
這類貼紙的體感確實不錯,粘上去后基本沒有什么異物感,比穿越前的暈車貼可是要好多了。
隨后顧維輕輕摸了摸貼紙邊緣,心情略微有點復雜——自己身上的零部件這是越來越多了
除了這啥采樣貼片之外。
他的手臂上還有二維化的暮光扳機、
耳朵上掛著被煉化成器靈的大眼珠子、
另外還有不知道融合在哪兒的釣魚佬之怒,以及被釣魚佬之怒收起來的擦除者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
也不知道過段時間掛在自己身上的零部件,能不能組成一支足球隊?
呸呸呸,烏鴉嘴烏鴉嘴
目送槿離開后。
顧維又在主控室內溜達了一會兒,忽悠來找栗子的諾諾拔了次栗子和凱伊的網線,然后就被咩咩轟回了自己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