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參數研究的是“自然”。
而初代文明的研究則更多接近人文,涉及到了高塔模型,探究方向是已經存在過的某個發達文明。
但另一方面。
二者在時間角度,卻又是另一種交集了。
創世參數的精度是宇宙誕生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而初代文明持續的時間則是宇宙誕生最初的10-66秒
也就是精度越高的創世參數,就越接近初代文明持續的時間點。
因此能找到初代文明遺留的區域只要不是類似周文明陪都那種地方,幾乎必能搜集到各種量級的創世參數。
“當然了,”隨后米洛又補充了一句:“我們捕捉到的那組創世參數位于相當外部的區域,要不精度也不至于才10-40秒。”
“在稍微深入點的地方,我們還發現過精度在10-48秒的創世參數,這種量級的標度因子哪怕在頂尖學府中能掌握的也少之又少。”
“按照槿的分析,如果再深入一些.甚至可能發現超過10-52秒的創世參數,可惜當時我們忙于逃命,沒法去捕捉那些數據。”
說到最后。
米洛語氣中已經帶上了濃濃的遺憾,只能大口大口咬著一塊肉餅泄憤。
沒錯。
盡管米洛對板子的說法是可能可以找到10-46秒級別的創世參數,但實際上在逃離過程中,米洛等人已經親眼見到了10-48級別的數據
并且從事后的推演來看。
前方存在10-52秒級創世參數的概率,不會低于百分之八十!
要知道。
哪怕是星海六大,目前已經具備運用水準的創世參數也不過10-50量級,通過各種手段拿到手正在研究的也不過10-53秒層次。
一組10-52秒的創世參數,足夠讓船隊的身家翻上無數倍。
或者退一步來說。
只要能捕捉到已經發現的10-48秒量級數據,也足以讓船隊大發一筆。
而有了錢,米洛就可以繼續去探索與初代有關的遺跡,幾乎可以看做是遞進的事件線
可惜創世參數的捕捉流程相當復雜,光是主環節就最少需要數個小時的時間。
因此在逃離過程中,米洛只能看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從自己面前飄走
坐在另一側的槿靜靜聽完二人交流,等米洛不再說話,便補充了起來:“那次遠航遭遇的意外一度讓我們登頂過死逑榜,畢竟異質共形代數框架的變化還是挺好檢測的。”
“最后我們雖然死里逃生,但從那以后排名就沒跌出過前五百——咱們這艘船在星海中的罵名基本上都是從死逑榜上傳出來的。”
顧維頓時一愣。
罵名?
這啥情況?
不過這種詫異只持續了很短暫的幾秒鐘,不等槿做出解釋,顧維便想清楚了前因后果:
貪小便宜的賭狗到處都有,死逑榜又是對全星海公開。
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