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娜說話時的語氣絲毫不顯遺憾,甚至在提到種苗班情況時,她精致的小臉上還洋溢著某種滿含期待的喜悅。
但撲棱撲棱號的眾人卻沉默了。
尤其是顧維。
畢竟某種程度上來說,地球和莫爾德在發展程度上是有點類似的:
莫爾德的文明歷史相對悠長一些,但受限于環境發展緩慢,在喬科文付出代價提升至三階之前和地球其實相當接近——至少在星海九階這個框架里,二者都屬于二階的前后腳罷了。
更重要的是。
在顧維穿越前的華夏文明史中,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層面,都有很多人曾經或者現在都正做著與希娜類似的事情。
比如歷史上有張謇。
這位晚清狀元放著高官厚祿不要,毅然決然辭官回鄉開辦大生紗廠實業救國,后來更是成立通州師范,開創了華夏近代師范教育先河。
又比如建國后那一批大家耳熟能詳的先輩。
1950年3月18日,由朱光亞牽頭起草的《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一經發布,響應者影從云集。
幾年間。
上千留學生放棄在海對面的生活工作,不遠萬里回歸華夏,將大好青春反哺給了一窮二白的祖國母親。
再比如顧維穿越之前。
盡管當時社會上潤人不少,各種平臺反賊無數,甚至顧維在自己的144章提了次廣島,立馬就有精日跑去舉報。
但不可否認的是,依舊有很多留學生放棄了海外待遇毅然回國。
像顧維自己就認識一個消失十多年去建設祖國、前段時間才重新露面的科大校友。
和顧維莫名奇妙的單身不一樣,那位校友是純粹為了項目研究,才一直單身到現在。
要知道。
那位校友年輕的時候可是超級大帥哥來著——盡管說科大里帥和不帥沒什么區別,二者都找不到女朋友就是了
那天晚上他們聊了很多允許聊的內容,顧維才知道有那么一群人依舊在無人知曉的角落中,默默奉獻乃至燃燒著自己。
總而言之。
種種情況相加。
顧維確實更能對希娜的行為產生共情或者說認同感。
從喬科文到希娜,還有當初供應喬科文讀書時整個文明做出的決策
很明顯。
莫爾德是一顆有‘溫度’的星球。
但很可惜的是。
米洛他們此番的到訪,恐怕要給這顆星球潑上不少冷水了。
想到這里。
槿和米洛不由對視一眼,沒有再說話,齊齊陷入了沉思。
“.”
懸浮艦的飛行速度不算快,但好在目的地距離飛船停泊點并不遠。
因此沒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