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該查詢這樣東西用處是什么,在哪里有了,唐白也很想讓別人幫助自己,畢竟這么大的工程,可惜的是,書樓里面的書暫時只有唐白能夠翻頁。
唐白走了大概十分之一的路程左右就在一個寫著已讀的標簽后面停了下來,這是唐白專門放在這里的,避免自己忘記看到了哪里。
從最下面抽出一本書唐白認真的看了起來,這本書的封面寫著“海國圖志”,里面是介紹著山海的的風土人情還有些奇聞軼事,翻開的第一節講的就是在一座奇山,山名叫做積石,書中對積石山的第一句介紹就是—天下萬物無所不有。
唐白一看,這寫書的人語氣真的大的沒邊了,但是也因此產生了更多的興趣,思緒就更加沉入書籍當中了,越看越入迷,仿佛一時間就站在了這座積玉山上。
唐白順著積玉山往山上走,這里與別處沒有什么區別,樹還是樹,山還是山,唯一比較多的一樣東西就是山上的石頭,除了積玉山的山基之外這山上石頭都是散落開來的,仔細觀察石頭還極具光澤,泛著那種紫青色的光澤,又漂亮又夢幻。
之所以這座山敢號稱“天下萬物無所不有”,正是因為這山上的石頭。山海里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這指代的他山之石便是積玉山上的石頭—他山石。
這他山石可攻玉的意思就是這石頭可以琢磨玉,可以將玉琢磨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這山海玉不多但也不少,費盡心思尋總能尋到的,但是尋到之后大部分人卻對這玉無可奈何,任何雕琢的工具都無法使用,而這他山石卻可以,這也是作者唯一知道的方法。
再美味的食物你不能吃那它對你來說就是雞肋,再珍貴的寶物你無法使用那么還不如一把掃帚,所以說這他山石和玉正是相輔相成的道理,缺一不可。
至于玉到底有什么用,唐白繼續看下去卻發現沒了,后面就寫了些這積玉山的熱鬧景象,看來寫著書的人也不知道這玉有什么作用。
唐白想起了第五,怪不得這么久以來第五都只能食玉來補充能量,其他的東西都不要。不過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介紹“玉”的書呢,繼續往后看,書中還介紹了許多作者看到親身經歷的一些特殊的地方,不少文字都描寫了他所處的地方的繁華之處。
看到書里面描寫的景象,唐白不由得心生向往,他一直待在北荒,最多就在北海里逛一逛還從來沒有去過這種人群聚集的地方呢,至于黃泉的那座城池,別提了,那些鬼長得千奇百怪,而且一個個陰森森的,他看到就煩。
唐白雖然親水,但是格外的喜歡太陽,這也是為什么對饒裕格外看待的原因,就是因為饒裕本質就是來自太陽,唐白一看到饒裕就仿佛看到了一個小太陽站在自己的面前,心理上的滿足無與倫比。
很快就將一本書看完了,然后放回原地方,這本書里并未記載有關應水玉的消息。
!等等
“應水玉,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玉?”
唐白點了點頭,有了方向就好,畢竟在這之前他還不知道什么是玉呢。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唐白一看書就沉浸其中,也不知道時間到底過去多久了。
總算把這一個書架里的書看完了,抬頭一看,天剛剛大白,唐白索性走到窗口,迎面吹來的是清晨清新的空氣,稍稍一呼吸感覺沉悶的心一下子輕快了起來。
太陽快要升起來了,唐白看著那幾只逐日的金烏有些心生向往,在山海里看太陽,太陽只會越看越遠。
唐白其實對太陽也有些好奇,但是他是沒辦法上去的,倒是聽說山海有一處觀日臺,是絕佳的賞太陽的地方,太陽之上自己是去不了的,但是去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倒是可以試一試。
想著想著,又想到了這逐日的金烏,聽說金烏是被打落入了山海的,往年一直棲息在湯谷的扶桑樹上,金烏是神鳥,所以數量也不多,在以前一代至多出現兩頭金烏,但是最近也不知怎么的,竟然一下子生了十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