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的最高級工藝,只會用來生產自己的桌面和筆記本處理器,這是一個傳統行業,出貨量巨大,成本必須降低,良品率必須提高。
“實際上,intel的10nm,早就已經試制成功了,只是良品率,還達不到他們自己家的標準,所以沒有在自己家的產品上應用。
“而三星和臺積電,他們的主要客戶是蘋果和高通,產品主要集中在新興的手機行業。
“相比整體的工藝水平,他們更在意單純的制程更新進度,好用來做宣傳文案。
“第一個10nm處理器,宣傳作用,大于實際意義。
“普通人,頂多能知道制程是多少納米這個參數,就連工藝類型,都分不清。
“為了做出第一個10nm處理器,為了造成一種,自己工藝超過intel的跡象。
“她們在這兩年,拼命的堆制程,并最終做出了10nm處理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能做出10nm,就已經是勝利了,對于良品率和價格,他們和他們的客戶,并不會太敏感,或者說,還沒有精力去敏感。
“簡而言之,intel是行業標桿,一直執行一種高標準的工業化生產。
“而三星和臺積電,則是爆發性的追趕者,生產方式相對粗放一些,他們沒有精力去注重細節。
“所以實際上,在同樣級別的制程上,intel無論是電氣性能、漏電率、合格率,都比三星和臺積電要優秀。
“漏電率低了,性能就上來了,合格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同樣的制程,我肯定選intel。
“就算是intel用看似落后一代的14nm,和臺積電三星所謂的10nm比,如果可以選的話,我還是會選intel。
“然而intel他始終不肯開放代工,nvidia也提過好幾次,但是沒用,我們就只能繼續用臺漏電和喪門星了。”
華為老總一頓扯,講清楚了intel和三星臺積電的定位,解答了這幾個老總的顧慮,也把現場氣氛調動起來了。
特別是臺積電的綽號:臺漏電,三星的綽號:喪門星,讓很多人會心一笑。
整個會場的被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當場就又有十幾家企業確定了投資意向。
仍然沒有表態的,還剩下不到二十家。
而且,這二十家也沒有明確拒絕,只是說,需要回去慎重考慮和調研一下,再做決定。
看著現場的情況,氣氛有點小活躍,陳晨就覺得,差不多該再打壓一下了。
于是,陳晨對陳建生打了個手勢,這是提前約定好的,可以開始說股權分配方案了。
看著還有二十多家沒有表態,想想那個強硬到極點的股權分配方案,陳建生有些遲疑,歪著腦袋對陳晨小聲說道:“確定現在開始嗎?”
陳晨點頭道:“我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