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的是細思恐極!
看著陡然間沉默的三個記者,陳穎開口說解釋道:
“我們的父親,一直認為,對于任何一個孩子而言,公共學校教育,都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上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經歷,一種社會性的累積。
“孩子如果一直養在家里,是無法真正的成熟的。
“所以,雖然可以為自己的孩子聘請專門的教師,甚至自己建一個學校。
“但是,父親最終還是選擇把我和妹妹送進了公立學校。
“而既然有了學校作為學習的地方,那么相對的,家庭環境,就應該是自由的。
“在學校以外的世界,應該是讓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
“這樣能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自己安排自己時間的好習慣。
“如果我和妹妹,對什么東西感興趣了,父親會馬上幫我們準備,但是呢,他又從來不會強迫我們,去學習自己沒有興趣的東西。
“所以,我和妹妹兩個人,既沒有家庭教師,也沒有課外輔導,也沒有特長班。”
陳穎說了一大串,三個記者先后清醒過來,等陳穎說完了之后,晚報的記者忍不住說道:
“看來,陳先生對于家庭教育,很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呢……”
陳穎點了點頭,繼續說明:“是的,我父親認為,知識方面的教育,學校更重要。但是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所有的教育,都是家長比老師的責任更大。
“如果覺得‘做父母不需要學習,當爹媽來不及考證’的人,那就最好不要生,免得將來禍害自己,也禍害社會。”
聽了陳穎的這段話,三個記者都有些不太好接話,特別是“做父母不需要考試,當爹媽來不及考證”這句話,信息量太大了,也太有沖擊性了。
半晌之后,疼訊的記者干巴巴的說道:“陳先生的教育理念,真的很特別呢。”
陳晨一臉無奈嘆了口氣,對著負責錄像的女仆招了招手:“這段最后記得掐了!”
“是。”女仆忙不迭的點頭答應。
陳晨的話,讓電視臺的記者反應過來,這次是來采訪陳晨的,不是陳晨的姐姐,也不是他們的父親陳建生的!
于是電視臺的記者轉身向著陳晨問道:
“那陳晨同學,既然完全沒有補習班,也沒有家庭教師,而課余時間,都是自己安排的,也就是說,能得到這樣好的成績,都是你自己的能力了。
“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自己寫學習,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這樣的話,陳晨同學,你一定有什么特別的學習方法了吧?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
“額……”陳晨扁了扁嘴,很想說:自己當然有了,用映像水晶來學習了,學完了轉移給自己就行了,然而這是不可能說出去的。
最終,陳晨隨口說了句:“我們沒什么特別的學習方法啊,把該學的,想學的,都學會了就好了。”
“額……”對于陳晨這樣的回答,三個記者又是一臉的尷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