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想到這里,感覺實際上自己就是這個游戲的策劃,不過當策劃也沒什么不好的。
職業策劃的目的,是賺錢,而自己的目的,是讓游戲盡快的平衡,公平,穩定。
陳晨一邊這么想著,一邊控制人物,走進了生產制造行業協會。
在驚鴻中,采集制作系統,或者說工匠系統,不是附屬于戰斗職業的額外的技能,而是一個龐大的獨立的職業體系。
整個超級制作體系,和戰斗體系的地位,是對等的,每個具體的采集制作職業,也是可以和單獨的戰斗職業對等的。
采集職業包括:園丁、礦工、農民、漁民、陶工。
制作職業包括:鐵匠、甲匠、皮匠、木匠、衣匠、金匠、藥師、廚師、方士。
每個采集制作職業,都需要單獨升級,都有自己的獨有的工具和技能,拿上對應職業的工具之后,人物的職業,就會跟著改變。
任何一個人物,都可以獲得所有的采集制作職業,只要你有時間和精力去練。
一個采集制作職業升一級,和戰斗職業升一級,需要的經驗是一樣多的。
不過生產制作職業經驗獲取相對快捷,三個生產制作職業升一級所需要的時間,和一個戰斗職業升一級所需的時間基本相當。
但是生產制作職業一共有14個,想要一起全部練起來,會非常的勞心費力。
不過普通不知道,但是陳晨明吧,采集制造職業,雖然練起來很麻煩,但是如果真的全都練起來的話,就可以搜集所有的材料,制作所有職業的裝備。
陳晨還知道,游戲后期,制作出來的裝備的地位,會和副本裝備一樣重要。
所以,如果能成為全職業制作大師,后期賺錢非常的快。
加上自己的信息優勢,自己完全可以壟斷整個材料和裝備市場。
自己不需要從政策和后臺上動手腳,單純是從游戲內部控制市場,就能弄死所有的炒貨商人。
與其讓商人壟斷市場,不如自己壟斷市場。
商人的第一目的是為了賺錢,普通玩家只是被他們剪羊毛的對象,而自己的第一目的,是為了游戲內部市場的穩定。
自己為了自己的游戲世界長久的運營,而控制市場的,所以會照顧普通玩家的感受,讓盡可能多的普通玩家,都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
這也是錢本位和權本位的區別。
陳晨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在生產制作行會里面走了一圈,把九個制作職業,五個采集職業全都學習了,得到了十四個對應職業的初始工具。
然后在協會里面,接受了一批低級的采集材料的任務,出去到街上,又接了幾個出城殺怪、找東西、采集物品的小任務,然后就順著大街往南門走,準備出城。
陳晨先去學生產制作職業,不只是為了后期掌控市場,也是為了在前期制作自己用的裝備。
驚鴻里面,為了體現生產制作職業的優勢,初期的裝備非常稀有。
野外的小怪幾乎不會掉落裝備,前期的副本boss掉落的,也都是白板,而且不是關底boss,還不一定會掉。
昨天測試的時候,大家都升到10級了,一個人身上也只有那兩三件白板。
但是如果學兩三個生產制作職業,自己來制作裝備的話,卻相對簡單。
因為初期用來生產裝備的材料,都非常的容易獲取,基本就是白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