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它趴在了一艘兩千噸的大鐵殼上啃食的時候,速度就顯得非常的緩慢了。
到早上七點多,天已經完全亮起來的時候,迷你潛艇的體積已經翻了好幾倍,但是實際上仍然只有一個籃球那么大而已。
不過隨著迷你潛艇的體積增大,它釋放的能量脈沖強度不斷的提高,能夠感應到的范圍,也不斷的增大。
現在它一個種子的感應范圍,已經超過了原來的八個種子,自己覆蓋了半徑超過500公里的海域。
因為感應的范圍的大幅度增加,此時的整個脈沖網絡中,再次出現了兩個休眠的金屬種子的能量反饋。
這兩個種子的位置,都在東海南部海域范圍,其中一個靠東一些,距離北琉球群島的霓虹沖繩縣,只有一百多公里。
另一個比較靠南,距離灣灣島的雞籠港,只有不到二百公里。
發現了新的金屬種子之后,不需要陳晨命令,映像水晶直接通過迷你潛艇作為天線,開始破解這兩個休眠的種子
有了大功率的天線,這次的破解速度大幅度提升,預計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
而且,隨著作為天線的迷你潛艇的體積不斷的增大,信號持續增強,這個速度還能繼續提升。
等到兩個金屬種子破解完成之后,就會現在的金屬種子一樣,自動開始在海底尋找沉船,吸收鐵元素,增強自身。
在大海之中,只要能夠動起來,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鐵元素來源的。
近了說,有各種因為事故沉沒的貨輪,遠了說,因為上個世紀的曠世大戰,地球的大洋的底部,沉沒著數不清的各國軍艦。
霓虹戰列艦“金剛”號沉在灣灣海峽,“大和”號在琉球北,如果繼續往南,“武藏”就在菲律賓。
到了馬拉西亞,還能找到聯合王國的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以及戰列巡洋艦“反擊”號。
這些都是大型軍艦,而除此之外的,各種級別的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就更加的數不勝數了,光名單都能排好幾頁。
這些留在海底的鐵疙瘩,都是金屬種子未來的食物。
這些年代久遠的沉船上,如果不是氧氣極度缺乏的深海,基本早就銹蝕的不成樣了,加上被各種海洋生物的攀附生長。
這些銹蝕和海洋生物,相當于把這些軍艦,都套上了一層厚厚的保護層。
剛剛激活的金屬種子,根本沒有多少的能量,并不足以破開這些銹蝕層和海洋生物,所以剛剛覺醒的時候,只能找最近幾年的沉船。
而且還要從斷裂口,露出新鮮鋼鐵結構的地方開始,才能吸收的動。
不過等到迷你潛艇長到足夠大,能量足夠強之后,自然也就會擁有了想到的攻擊力了。
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強行破開沉船表面的銹蝕層和附著物,自己打開一個缺口出來,然后從內部,把這些老舊沉船慢慢的吸收掉。
更加強大之后,就可以簡單粗暴的,直接把沉船拆成碎片,那樣就可以想怎么吸收就怎么吸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