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可以星際航行的文明而言,聚變反應爐,應該只能算是基礎科技,的確只能算是常規動力,而裂變動力,應該已經淘汰了……
放到宇宙航行的范疇內,沒有超時空能力,不能進行近光速航行,當然也只能算是常規動力了。
陳晨看大家的情緒問穩定了一下,就繼續講解飛船的動力系統:
“巡邏船上一共有五組這種反應爐,不過日常用來作為動力源的只有一組,這種情況下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倍音速。
“剩下的四組反應爐中,一組是艦載武器能量源,一組是基本護盾能量源。
“最后兩組是冗余,可以在其他反應爐出故障的時候替代,也可以臨時用來加強動力或者護盾。
“如果兩組備用反應爐,全部用來作為飛行動力的情況下,巡邏船的速度可以達到倍音速……”
陳晨這句話說完,現場再次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雖然說,兩倍音速巡航,對于地球科技而言,也是可以做到的能力。
但是那也只是最新式的戰斗機的能力,并且只能在短時間內達到,而且超音速巡航的時候,對于燃料的消耗異常的大。
那些戰斗機,一般都只有十幾噸,最大起飛重量,也不過40噸左右。
而現在眼前這個所謂的巡邏船,它的重量是“十萬”噸級別啊!
這么大個東西,要飛起來,需要多少推力?
這么大的體積,要進行超音速巡航,需要多大的動力?
如果是傳統動力,要燒多少的油?
不對,是無論燒多少的油,都不可能達到的好吧!
估計也只有拋棄了燃油,用核動力,而且是完全成熟的聚變動力,才有可能完成這樣的壯舉。
坐著的大佬們一臉錯愕,半晌沒緩過勁來,而前面的陳晨還在繼續往下講解: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艘船的艦載武器系統……大家來看示意圖……”
聽了陳晨的話,星辰馬上打開了對應的圖片。
陳晨用伸縮棒點著屏幕:“巡邏船的艦載武器系統,首先是主炮,在艦體的腹部和頂部,分別有2組雙連裝主炮,一共是8門,口徑是800毫米。
“艦體的兩側,分別有兩組四聯裝副炮,一共16門,可以任意轉向,口徑是400毫米。
“雖然說,它的主炮和副炮,都可以算是能量炮,但是它的戰斗模式,并不是‘充能——釋放’這樣的模式。
“因為本身的主要任務,是在大氣層內武裝巡邏,所以,是另外一種,更加適合大氣層內的戰斗方式。
“我們知道,這種金屬種子,是可以自我生長的,所以也是可以隨時消耗金屬,形成自己需要的道具的。
“而它的主炮和副炮,所用的炮彈,就一種臨時生成的,一次性的高強度磁場發生器,它形成的磁場,能夠約束和維持核聚變反應的進行。
“然后,主炮和副炮每一次發射的時候,都是先生成炮彈,也就是磁場發生器。
“然后,炮彈的磁場啟動,充入核原料,同時點燃核聚變。
“然后,利用武器反應爐的能量,將內部正在反應的炮彈,也就是內部進行著核聚變的磁場發生器,發射出去。
“所以實際上,主炮和副炮發射的炮彈,就是一個個已經啟動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