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指著大屏幕上的圖片,介紹到:“這種采礦船,是專門在星系內,采集和提煉各種金屬,搜集和儲存各種燃料,提供給其他的飛船使用。
“它帶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礦產采集工具,以及數量龐大,種類復雜的自動機器人。
“內部還有金屬提煉、資源儲存系統,關鍵的是,它具有自行出入大氣層的能力。
“這種采礦船,裝滿之后的噸位可以達到50萬噸,但是完全空下來的時候,還不到10萬噸。
“因為它的內部一大半的空間,都是用來儲存各種不同的礦產和能源的貨倉。
“貨倉的結構和分布,經過特殊的設計,完全清空的時候,飛船可以壓縮貨倉體積,讓非常的總體體積縮小。
“不過這種縮小,僅僅是方便進出大氣層的時候,阻力小一些,當它在外太空活動的時候,基本用不上這個功能。
“有了這艘船之后,我們首先可以直接從月球采集鐵礦和氦三,鐵用來建造太空飛船,氦三為大氣層內外的飛船提供動力,為以后的地球提供能源。”
聽了采礦船的說明,所有的聽眾,大多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有了這艘船,就再也不用擔心能源問題了。
不少人都開始懷著激動的心情,和周圍的同伴一起,暢想著未來太空計劃。
有得越想越激動,原來好多完全不可能實現事情,已經隨時都可以去完成了。
原來只存在與妄想中的計劃,現在也可以去實施了。
最起碼的,等到太空飛船建造完成之后,關于月球的旅行,可能已經和普通的航班一樣輕松了。
就算是到火星探索,可能也只是一次稍微長一些的遠程旅行而已。
但是,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有幾個人始終笑不起來。
其中一個軍方的高層,看著周圍鬧哄哄的人群,忽然皺著眉頭說道:
“陳晨先生,從您開始說太空飛船的時候,我一直有些疑惑,按照您的說法,這個太空飛船,是只能在太空建造的對吧?”
陳晨聽了,微微點頭說道:“沒錯,因為這飛船,是專門為太空環境設計的,所以本體結構,是完全沒有考慮大氣層內部情況的。
“如果就算是強行在大氣層內部建造出來,也是飛不出去的。”
聽了陳晨的話,這個高層忍不住反問道:
“但是,這些金屬種子,是被扔在地球內部的啊?如果不是被我們干預,他們就會在大氣層內吸收金屬資源,然后成熟之后,要怎么離開地球呢?
“這些金屬種子,這些自我生長的飛船的創造者,或者釋放者,他們不可能沒考慮過這種情況的吧?所以說,它們本來,是要怎么離開地球呢?”
聽了這個高層的問題,在場的人都猛地反應過來。
對啊,既然這個飛船,是只能在太空活動,那么為什么要把種子扔到大氣內?
這樣不就完全浪費了嗎?
對于大家的疑問,陳晨微笑著說道:“要飛出去的話,也并不難,擊穿地殼,吸收地核,讓地球完全破碎,引力紊亂,大氣散逸之后,他們就可以飛出去了!”
.com。妙書屋.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