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不開口,很容易被當成的花瓶,實際上除了知道陳晨真正身份的人意外,大多數人心里都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陳晨繼續說道:“看吧,這就是大家的反應,所以我這次出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聲明,我是個真正意義上的科研人員。”
陳晨說著,從白大褂,或者說,白色風衣更加合適,從白風衣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個手機: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這手機其實是個業余項目。”
陳晨說到這兒,現場的觀眾陡然一愣,業余項目是幾個意思?
這個劃時代的一部手機,竟然只是個業余項目,那你的主打項目是什么夸張的東西?
陳晨拿著手機晃了晃:“我的主要項目啊,是我用在這手機上的技術。”
隨著的陳晨的話,背后的巨大屏幕上的畫面一變。
一個手機的3d透視拆解圖,整個手機的每一個部件都被放大,單獨拿出來,上面標注了名字和簡單介紹。
陳晨繼續說道:“大家可能要問了,這手機上的技術,和手機,有什么不一樣嗎?”
陳晨說出了所有人的疑問,所以下面的觀眾,也都不由得豎起了耳朵,想聽聽陳晨這個所謂的科研人員的高見。
然后就聽陳晨說道:“當然有區別了,我做的這些技術,只是用在我的手機上而已,我并不是為了手機,而去開發的這些技術。
“是先有了技術,再用這些技術來設計和生產手機,而不是在設計手機的過程中,產生了這些技術。”
說到這里,陳晨看了一下臺下的人,反響并不怎么明顯。
很明顯,大部分人覺得,陳晨只是在單純的咬文嚼字,故弄玄虛而已。
于是陳晨繼續說道:“大家可能覺得我在咬文嚼字,那好吧,我就是在咬文嚼字,但是我的咬文嚼字,并非無意義的。
“因為我們之間,存在一個很深的認知差異。
“首先,大家潛意識中的技術,可能是各種說起來非常夸張,非常高大上,非常有內涵,甚至有些神秘的科技名詞。
“它一定是一種距離我們一定的距離,能夠明顯感受到距離感的東西。
“但是在我眼中,技術,都是非常簡單直接,實實在在的東西。
“這就好比,大家要求手機增加手機續航,其他的人都在設計各種節能優化方案,制作一個更加高效的后臺管理機制。
“這技術說起來非常的高大上,做起來也非常麻煩,效果還一直不盡如人意。”
說到這兒,陳晨環顧了在場的觀眾,笑呵呵的說道:
“但是到我這兒,事情就非常簡單了,你們要增加續航,那我把電池容量增加10倍,不就解決了嗎?
“你們的手機續航,就算不能跟著增加10倍,那增加5倍總能做得到把?所以說費那老勁優化節能干什么?”
用戶和媒體哄笑出聲,而其他廠商們臉都黑了。
然而陳晨話才剛剛開始,下面是更加讓人抓狂的內容:
“還有那手機的處理器,大家覺得性能不夠,于是廠商就不斷的推陳出新,更新處理器構架,更新設計方案,用新的生產工藝,提高頻率等等的可勁折騰。
“折騰了好一陣子,說了一大堆很高大上,但是反正普通用戶聽不懂的東西,最后性能提升30%,但是最終我們用起來的時候,好像沒感覺到明顯區別。
“我作為一個科研人員,就不跟你們搞虛的,我直接說,我們的處理器,比你們現在最好的,再提升3倍.
“這個似乎有點少,作為彌補,我保證,下一代還會提升3倍,在新一代的基礎上提升3倍,就是現在最強的10倍左右。”
陳晨這段話說出來,馬上又是一陣帶著哄笑帶著驚呼。
性能提升3倍還少!你下一代還要再提升3倍,你還要不要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