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人的話后,凌云不禁對他反駁道:“不可能,雖然大道卷軸上不曾給出修行的玄功心法,但它對修行中許多設想和推演記錄都確實存在。這些都非常完全,如何能說這些記錄是皮毛?”凌云并不相信他的話,卷軸上的記錄非常龐大,許多內容都玄妙異常,不可能只是皮毛。
誰知,這人聞言卻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哈,你這就是無知了。要知道修行之道,可不是有了修行功法,按部就班就能證道的。按照大道卷軸上的記錄,你能以此修到不朽古神就到盡頭了,之后的太一之境,大羅之境只能自己摸索。”
凌云聞言,神情若有所思,而后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那人似乎看出來凌云想說的話,似笑非笑說道:“你可不要看只是太一和大羅兩個境界。這兩個境界,根本就沒有方法可以修行。凡是修行到太一境,世間一切有為法就到了盡頭。剩下的路,就是無為法開始了。這其中的修行,無法可依,無法可憑,任何玄功心法都無法到達太一之境。更何況是超脫天命的無上大羅之境?”
“怎會如此?”他的解釋不僅讓凌云非常驚訝,也感覺有些不妥,到底是哪里不妥卻又說不上來。不過他的話卻讓了凌云明白了,他自以為創造出玄功心法就足以開宗立派。但是這位卷軸之靈的一番話,卻讓他明白了——所謂的玄功心法,并不足以為憑。
“這不奇怪!”那人瞥了凌云一眼,“太一和大羅這兩個境界,無法以任何‘可行’和‘可按部就班’的方法來成就。”
說到此處,那‘人’頓了頓,繼續以比喻的方式為他解釋:“打個比方,若以動靜而言,不朽之前的修行之靜態,而不朽之后的修行則是動態。”
那人細細解釋其中的差別:“不朽包括不朽之前,修行的路數是固定的,參悟的天地自然玄妙大致相同,這便是靜態的固有知識積累過程。而不朽古神之后,參悟積累大道玄妙達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參悟那種固定的大道玄妙,而是開始參悟大道運轉,法則與法則之間的演變,這是動態的過程。”
“大道演變,現在這一刻就和前一刻都會截然不同。既然不同,又如何能以固定的形式,來修成太一和大羅呢?所以,這兩個境界只有真正修證過,才能明白其中奧妙。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任何語言和文字的描述,都無法闡述這種動態的變化過程。太一境還好說,有三千赤文可以為你指引方向。但是真正的大羅之妙,絕非言語和文字能夠闡述!”
“如此說來,只有你們才能提供后續的方向嗎?”凌云看著他,神色晦暗不明,似是察覺到了什么。
“不!”那人先是否認了凌云的話,而后緩緩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修行是自己的事,任何外人都無法幫你。外人頂多是在你修行時,為你指點一下前進的方向。自己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沒有任何人能替代你走下去!”
“……”聽他這么一說,凌云也不知是嘆了口氣,還是舒了口氣。神色中充滿恍惚之色。
但那自稱為‘卷軸之靈’的人臉,卻忽然落下一句石破天驚之言:“雖然在修行證道一事上,外人幫不到你,但是我們卷軸中許多記錄,并不僅僅只是假想和推論。而是有人確切驗證過,我們才會記錄在其中。這些驗證過的修行過程,全都以記憶和感悟的形式,存在于我們諸位卷軸之靈這里。”
“……”凌云沒想到,大招竟然在后面!
那些卷軸上的記錄彌足珍貴,可是這些修行過程的記憶和參悟,卻是最珍貴的東西,能為他提供巨大的幫助!
雖不能以此為憑,證得太一道果或是大羅道果。但是有這份記憶和參悟為底,足以讓他把握到修行的方向,不會因此行差踏錯,從而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