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宇宙來比喻,外界乃一大宇宙,太乙真符乃如一小宇宙,兩者關系就如母孕子。
未曾建立神道符箓體系之前,太乙真符如同沒有臍帶給養的孤胎,只能憑借自身去吸收一點游離‘營養’,成長極為緩慢。當建立起神道符箓體系后,太乙真符就如有了臍帶的胎兒,大宇宙能從‘臍帶’(神道符箓體系)中為太乙真符輸送‘營養’(宇宙大道信息)。
當環繞與太乙真符外的神道符箓體系建立后,受到冥冥中大宇宙的感應,立刻就有絲絲縷縷地大道信息隨著神道符箓體系運轉,開始向太乙真符之內灌輸而來。受此加持,太乙真符地演化速度頓時就提高了一大截。
當太乙真符開始變化時,凌云連忙默運元神,時刻觀察著太乙真符地變化。
在太乙真符之內,有早前修煉完成的三十六道先天真文。這些先天真文包含了太極,陰陽,五行,雷霆,蒼穹,星辰等等奧妙。太乙真符受到大宇宙的大道信息灌輸,內里蘊含的三十六道先天真文,立刻開始流轉變化。
三十六道先天真文排列組合,演繹出萬千變化,隱隱約約當中,原本還未修成的另外十三道真文,竟然也開始演繹出變化,有了即將凝結的兆頭。
見此情形,凌云不敢怠慢,立刻催動元神,配合太乙真符中的三尸化身,開始著手凝煉剩下的十二道先天真文。剩余這十二道先天真文,乃是凌云所選擇的四十八道先天妙道中,剩余的最后十二種玄妙大道。
若是這十二道先天真文凝煉成功,匯合原本的三十六道先天真文,與作為根基的大‘○’真文,這道本命太乙真符,就將徹底建立起體系根基。
這一點對他而言,極為重要。凌云不敢怠慢,立刻請出乾坤鼎所化的三尸化身,為自己護法。
乾坤鼎化作一道流光,落地之后砰然一震,現出了一尊化身。這尊乾坤鼎所成的化身,與凌云自己的面容截然不同,觀其形容,高邈古拙,衣襟飄拂,恍如大道一般偉岸。
“有勞道兄了!”凌云看向乾坤鼎化身的乾坤道人,微微頷首道。
乾坤道人神色淡淡,向著凌云這位本尊微微點頭:“你我本為一體,何言勞累?”說罷,乾坤道人在旁坐定,雙目微闔,不知是在閉目神游,還是在參悟本體玄妙?
看著乾坤道人的作態,凌云也不以為忤,反倒專心默運元神,幫助太乙真符凝練剩下的十二道先天真文。
自從在玉京山煉成了十二道先天真文,凌云對太乙真符的修煉就慢了下來。多虧了將太乙真符寄托斬出了三尸化身。用三尸化身這么多年的潛修,終于才修成了二十四道先天真文。便是只剩下了十二道先天真文,也還要經過千年歲月才能徹底修成。
這一次借助著符道開辟的氣運,以及神道符箓體系建立,兩廂聯合激發之下,剩下的十二道先天真文,終于有望在短時間內修成了。
凌云放開了本命世界,將儲藏于本命世界中,用以晉升世界的一半資源,盡數傾瀉而出。
得此資源相助,太乙真符地演化速度頓時加快起來。就在這片刻之間,已經有三道真文已經凝結出了雛形,再有幾日時間,就能徹底顯化完善。
凌云的本體元神在旁輔助,一面調動本命世界,為太乙真符演化提供后盾,一面催動環繞于太乙真符之外的八極神箓。
八極神箓環繞著太乙真符,左右交錯運轉之間,演繹出無數種變化:天與地合,地與天交,山與水連,水繞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