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世中發生的事,讓諸神感到焦頭爛額,把所有神靈的精力全部牽扯了進去,無暇分心他顧。而在陽世這邊,隨著生死輪回法則發動,許多業障纏身的修道之人,紛紛被業障蒙蔽了道心。
原本頗為克制的各方修道者,在此后相互間的爭斗變得益發嚴重。這股爭斗廝殺的仇漸擴散開來,把許多人給牽扯了進去,種種恩怨情仇隨著殺劫演化,反倒糾纏得愈發嚴重了!
整個世界唯有兩處地方,算得上是難得的‘凈土’:一個是青錦山一脈,有青錦仙人妙算天機,使得他們一門提前完過了殺劫,所以他這一門只需封閉山門,便可安枕無憂。另一處就是孤懸海外的碧波島,這一處因為遠離了殺劫中心,所以也沒有被殺劫給牽連進去。
至于其他各處仙脈,赤陽子因預先得了示警,好生下了一番功夫,做出種種布置,早早在殺劫早期便完過劫數,得以從殺劫中脫身而出。
而剩余幾位真仙所傳之仙脈,因為門人弟子在外妄結因果,兼之有業障纏身,幾位真仙的道心再度被業障所迷,所以便身不由己陷入了劫數當中。
這一場殺劫,從千年前的元元道人隕落開始,便埋下了殺劫的導火索。千歲花這等延壽靈藥本就惹人覬覦,再加元元真人所遺之道法金書被拆分外泄,為了爭奪這兩樣寶物,許多修道者都被卷入其中。
有人崛起,自然也會有人隕落。
當初結下的諸般仇怨因果,在生死輪回法則顯現時被一并引爆,最終引發了這場幾乎席卷整個修行界的殺劫。除卻早早完過殺劫的青錦一脈之外,整個殺劫中心的中土之地,幾乎無人可以幸免于難!
青丘弘高居天極神山,看著無數人在殺劫中起落浮沉,就算已修成金仙之境,也不禁為殺劫之厲而感到膽寒。
“參入這場殺劫的人最高也只是地仙而已,可即便如此,也令中土修道者幾近凋零。”由此及彼,青丘弘不禁想起昔日符元道人所言,“若是日后果如老師所說,我仙道也要經歷這種殺劫,不知該是何等慘烈景象?”
不說青丘弘如何感嘆,卻說符元道人在世界外,一直注視著這一場殺劫演繹。他將殺劫從頭看到尾,末后不禁搖頭嘆道:“果然不能不修德行!不修德行便無法克制,爭端一起,便生劫數!”說著,符元道人揮手凝聚成一道符,而后丟入了真幻世界中。
世界內的天極山上,青丘弘忽然心有所感,猛一抬頭后,便看一道流光裹著道符向自己飛來。
青丘弘抬手接過符,便聽到老師命他下山傳道渡人。接到此命后,青丘弘不敢稍作怠慢,略微收拾了一番,便徑直下了神山。
行在路上后,青丘弘心下不禁暗忖道:“這場殺劫幾乎淘汰了九成多的求道之人,此時除了那些度過殺劫的人,剩余之人幾乎都是殺劫末期,或殺劫過后才得以崛起,各派修行可謂是百廢待興。要想恢復往日繁華,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
老師命我下山傳道渡人是為振興仙道,但同時要我也把五德之道一并傳下去,想必是被這些不修德行之輩的所作所為給寒了心!”
“我必不能辜負老師所托!”想到此處,青丘弘當即拍板決定:“求道之人,當以德行為第一,無德之人不可成仙!待我傳道時,必先傳揚五德真道,以規范道人求道修道之行!”
青丘弘卻不知,從他決心傳揚五德真道開始,往后的修行界便被分為了兩個階段混亂時代與秩序時代。
根據后人記錄,第一次殺劫之前,修行之人皆不修道德,相互爭斗廝殺皆習以為常。后因此引發第一場殺劫后,有人不滿此等混亂,特傳下五德真道以磨礪修行者心望,以求減少紛爭。
在此之后,修道人之間的紛爭果然減少了許多。雖不能說令紛爭全部消失,但修行氛圍卻為之一清,彼此爭斗也是點到為止,很少再出現你死我活的情況。
嘗到甜頭的各派道統,在擇徒時都會將德行計入考驗。各種考驗下來,就刷下了許多品行不端的人。雖然不再如當初那樣,一個人能收個幾十數百個門人弟子,但這樣的弟子卻能更好地傳承道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