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雖說這樣安慰,但是這嬸子的心里卻不是這樣想的。
尹明坤那是什么人,整條村子的人都知道,就這么一位啃老的廢物,面對自家老子要錢的時候還能硬氣的很,能是輕易就醒悟懂事,孝敬父母的人嗎
對于尹明坤的人品這一點,嬸子可真就一點都不看好。
尹亨終于笑了笑,“要是他真能像你現在說的這樣就好了,到那個時候,我就算下去找他娘去了,我也能安心了”
“瞧,您又來了,說這種話做什么”嬸子又不贊同了,一個老人家,成天把這種事掛在嘴邊干什么。
尹亨賠笑,“行行行,我以后再也不說了,好吧時間也不早了,你家那口子還不定能照顧好乖孫子呢,你也快回去吧”
嬸子伸手拍了一下額頭,想起還在家里的孫子,“行,那就不和您多說了,正好回去把這只雞給宰了煲湯,給我家的大孫子吃了長長肉。”說完,她便匆匆往回趕。
這天開始,尹亨便老老實實待在村子里,不用去工地干活,不用養雞,每天只需要顧好他自己的一日三餐就好。
原主原先賺的那些錢早就花在了尹明坤一家人的身上,尹亨把整間屋子都翻了一遍,最終只找到三百多塊錢,都是零零碎碎的,連張完整的一百塊都湊不出來,這是原主一開始用來當他這一個月的生活費的,連份存折都沒有,虧得當時尹一倫居然還有臉向他索要整整一千塊錢。
把三百多塊錢隨手揣好,廚房里還有一袋米,油鹽也都有,屋子后頭還種了一塊菜地,想吃就直接拔,自給自足完全可行,尹亨要是想吃肉,想吃點零食罐頭之類的,他還有面板在手上,房子里只有他一個人,根本沒人能發現,所以這些天被他過得,外人看上去好像苦哈哈的,但是實際上卻享受自在得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點也不比那些大城市的居民過得差。
鄰居家那嫁到隔壁海城去的二閨女今天特地趁著周末回了一趟娘家,還給家里帶了一大堆當地的特產,尤其
是海鮮,那可多得是,在海城不值多少錢,但是要放在這塊兒,那可得好幾十塊錢一斤,在偏遠的村子里那就更是個稀罕貨。
鄰居嬸子中午就把那些不能放冰箱的新鮮海鮮都給煮熟了,清蒸白焯油燜,樣樣都來一點。
又拿了一個大碗,從鍋里舀了不少海鮮,端著就往隔壁尹亨家過來。
尹家就尹大爺一人待在家里,這些天他也沒出門去市場買過肉,眼看就是天天吃地里剛摘的青菜,時間一長,肚子能不難受
農村這地界,熟悉要好的人家有了好吃的,新鮮的,都會給街坊鄰居端上一碗,有來有往,人情味十足,鄰居嬸子這會兒自然也是這么想的,這不東西才剛做好,就往尹家端過來了。
過去那些年,不光是尹大爺,就連已經過世的尹大娘,都是有情有義的人,曾經也幫過鄰居家幾次忙,兩戶人家的關系好得很,要不是尹家出了一位尹明坤,兩家人的小輩之間說不定關系還能繼續這么維持下去呢
尹亨熱情歡迎這位有好吃的還想著他的鄰居嬸子,給她倒了杯茶,抓了把瓜子和花生,兩人開始隨意地聊天。
正聊了一會兒呢,結果大門處的陽光卻突然被遮擋著,兩人回頭一看,這不是尹明坤嗎
自從上次尹亨從家里氣急離開之后,尹明坤就再沒見過老頭子,與老頭子見面那是不必要的,但是老頭子手里的錢,他還是十分需要的。
在外頭和朋友一塊兒吃飯喝酒,手上的錢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凈,家里的婆娘也催著要生活費,兒子也要零花錢,尹明坤到最后只能是紆尊降貴主動給老頭子打電話過去,哪里想得到對方居然一次都沒接,次次撥過去都是關機的提示音,愣是沒聯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