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續的方陣節奏都很正常,很快就到了十一班,十二班緊隨其后。
十二班的方陣這次下了功夫,齊老師特意空出了一堂珍貴的晚自習時間操練隊列,為此還請了體育組老師一頓小食堂,只為讓專業人士幫忙整理隊形。畢竟在往年,沒有十三班的情況下,十二班就是壓軸了,如果走得病懨懨,很容易讓領導不滿。
為了出彩,十二班還從并不富裕的班費中擠出一部分給方陣隊員配了花環道具,力求艷壓十一班。
齊老師提前打聽過了,十一班沒有道具也沒有服裝,兩手空空,就是干干的踢正步,不足為懼;至于十三班,他倒是沒放在心上,畢竟去年十三班直接沒參加。今年宋小葵剛來一個禮拜,正是師生磨合的時候,他覺得他們班應該沒時間搞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然而,很快,第一波沖擊從天而降。
盡管十一班班主任把他們班的準備說得云淡風輕,但十一班方陣的正步居然踢得很不錯,至少碾壓了十班。等路過主席臺的時候,十一班突然變換了一個隊形,從中間沖出了一個身姿矯健的學生來,平地起跳來了一個利落的凌空翻。
觀眾席上頓時響起一片喝彩。
主席臺上的領導們原本昏昏欲睡,也被這一突如其來的節目給震醒了,紛紛拿出手機拍攝,連廣播員讀稿子的縫隙,都不小心發出“哇噢”一聲。
宋小葵也跟著鼓掌,“十一班還有這種人才呀”
看那孩子的動作,倒不像是武術,好像是曲藝方面的基礎,明明沒有音樂,身段動作卻自帶一股節奏韻律。
“那是十一班的文委,姓謝,來過教研室。”辛老師道,“平時就覺得這孩子精氣神好,原來是個練家子。咦,齊老師,你怎么了臉色不太好啊。”
因為十一班的表演十分硬核,運動會攝像部分特意讓十一班的造型多擺了幾分鐘,好換幾個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啟星多彩的校園氛圍和培養學生的多才多藝的素質教育”。后面的十二班一進入視野區就高舉了手上無比扎眼的熒光色花環,這會兒不得不原地踏步等待前面拍攝,偏偏手還不能放下。
“奸詐。”齊老師臉色一黑。
他就說,十一班怎么不爭不搶這么佛系,原來是悶聲不響憋大招呢有文藝人才了不起啊
好在他們后面還有十三班,十三班這會兒還和候場區一樣,邋邋遢遢亂七八糟的,腳步都踏不齊,齊老師松了口氣,不怕不怕,總有人墊底的。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十二班同學打足了精神走過主席臺敬禮,喊口號,手中的花環晃得眾領導一陣暈眩。
火箭班的班主任坐在領導后排,本以為高二方陣終于結束,可以松口氣了,正想去方便,卻聽二班的老師姜哲道,“王老師,還有一個班呢,不看看”
王老師這才想起,他們這一屆是十三個班,不過那個班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清楚,看姜哲一副期待的樣子,難不成他知道什么
“看,怎么不看”王老師坐下。
以他對姜哲的了解,對方絕不會做無用功。新時代的戰爭是信息戰,不能讓對方利用信息差占領優勢,他倒要看看,這個十三班有什么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廣播員念完了十三班的來搞,又翻遍了手里的稿子,捂著話筒焦急地問旁邊的同事,“十三班的稿子呢怎么沒找到”
對方一怔,“啊你別急,我找找”
話音未落,倏地,一串震天擂鼓響徹四方卻不是從廣播傳來,而是來自十二班身后。可憐十二班的孩子被嚇了一跳,花環都差點沒拿住,后排更是踩錯了節奏,小跑著過場。
只見靠近主席臺后,十三班人數不多的方隊突然兵分兩路,露出了一直被擋在身后的“大殺器”一輛“戰車”。
真是戰車,木頭的輪子,前排有尖刺擋板,也不知道從那個影視劇組借出來的。
車上站著一個高大的男生,面前的正是十三班拉風了一早上的那面大鼓,男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將鼓槌甩得虎虎生風。
與此同時,渾厚有力的男低音的傳來,緩緩吟誦詩篇
“大君制,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
朗誦人員自帶了擴音設備,吐字清晰,韻腳有力,伴著擂鼓聲聲,宛若一場國風朗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