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小葵看來,天道的劇本原本就漏洞百出。
姜苓二十歲才回到姜家,性格和氣質都已經定型,完全是個大人。對于姜家這樣什么都很講究的家庭,她不適應,卻也沒想著獨立,而是硬是留下來。
而姜父姜母養了原主二十年,且不說感情能不能割舍,原主本來就住校,除了兩個假期幾乎不怎么回家,對家里根本沒有那么大的影響。
與其說姜苓和原主有矛盾,倒不如說和雙胞胎弟弟姜哲矛盾更大些。因為從小在縣城上學,接觸的教育資源有限,高考只考上一所普通學校,在弟弟姜哲面前確實略遜一籌,更不要說姜家夫妻倆也都是各界學霸。
姜家出于對女兒的歉疚和對她未來的考慮,動用了不少人脈,四處送禮攀關系,在分數不達標的情況下,把姜苓轉進了一縮不錯的大學。一是能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學歷,二也是希望姜苓能換個環境,開開眼界。
姜家父母也是好心,但忽略了姜苓的感受,她在原來的學校念到一半,突然換了學校不說,也換了專業。原本以為所謂“花錢就能進”的校就一定是一群吃喝玩樂的二世祖,真正進去才知道,她的同學們不僅家境不俗,而且學習優異,視野曠過情商高,讓姜苓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根本不屬于這里。
姜苓在學校里郁郁,回到家也不開心。
精美的衣帽間和她曾經夢中幻想過的浴室都有了,她卻一點都感覺不到快樂,連浴室里華麗斑斕的瓷磚都仿佛硬照出她的小家子氣而姜家父母又并不是特別細心的性格,因為工作繁忙,原主和姜哲兩個幾乎都是放養的,對待姜苓,他們也是這樣,要錢給錢,再多的也就沒有了。
時間久了,姜苓就有了心結,再加上原主“不經意”的刺激,她就變得偏激起來,不是悶著不說話,就是陰陽怪氣,鬧了幾次后,連姜家父母都覺得她被宋家“養歪了”。
宋小葵本就是開著掛下凡的,從五歲開啟靈智后,她就只留了一分靈識在原主身上,自己則在天庭辦公,偶爾從水鏡臺看看“自己”在凡間過得如何。因為只有一分靈識,原主一開始也沒有表現出什么優勢,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孩,唯一不同大概是因為靈識不足,這個孩子缺少情緒,從小就不愛哭,長大也不怎么笑,什么都淡淡的。
和弟弟姜哲相比,原主不哭不鬧,不爭不搶,表現出一種天然的佛系,在這種對比下,姜哲被襯托得越發像個熊孩子,挨打的次數也都集中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等到原主五六歲的時候,宋小葵又分了一分靈識下去,這樣一來,她在天庭的工作效率會慢一些,不過沒關系,她的助手亭林仙君已經睡了二百年,也該起來干干活了。
第二分靈識下去后,宋小葵就發現了天道安排的“蛛絲馬跡”,她沒有立即行動,畢竟身體才六歲,說什么大人也不會信,為了不驚動天道,宋小葵只是默默驗證劇情走向;
十歲以后,宋小葵逐漸展示出自己在考試方面的天賦,一路“合理”跳級,十四歲的她手握各學科競賽獎金,擁有了獨立生活能力,在回到宋家前的兩年,她已經開始住校。之后,同齡孩子中考的時候她卻在參加高考,并且破例被華大錄取,然后就開始了本碩連讀又考博,偶爾出來教教狀元的開掛生活。
宋家夫婦并不是壞人,姜宋兩家也沒有鬧僵,甚至后來還因為這件事有了交往。宋媽媽就曾經跟姜母抱怨,感覺孩子換回來以后虧了,她家那個一回來就住校,兩年后就上大學了因為完全不著家,孩子好像給換沒了似的;而姜母居然也贊同地說,她家也是,明明應該多了一個,不知道怎么,非但沒熱鬧,卻好像還丟了一個,總覺得哪里不對
這一次姜苓十四歲就回了姜家,也沒有假千金的刺激,可還是在融入圈子和家庭中很吃力,尤其是和雙胞弟弟姜哲一度鬧得很僵。姜家父母無奈求助宋小葵。此時劫數未過,宋小葵擔心女主被那個敗家弟弟逼黑化,就答應給姜家姐弟補習。
身為魁斗星君,宋小葵第一擅長的是考試,第二擅長得就是教人無論是講道理,還是教做人,她都很擅長。
她的回歸原本讓姜苓心中越發失落,結果才落了一半,就看見宋小葵毫不客氣地把熊孩子姜哲揍了一頓。等姜哲乖了,少女才回過頭,目光冷凝而通透。
“你是不是很羨慕我”
“是不是覺得我搶了你的人生我所有的一切都該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