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安關丟了?丟了……丟了。”聽完廖化的述說,姜維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少頃,他迅速的抓住廖化的頸項,瘋狂般的抖動起來:“朝廷都在干什么?我不是今年三月就已經上書陛下要求cd派出援軍加強陽安關的防御么?元儉你又在干什么?為什么敵軍都進入漢中了你們才從cd出發?!”
“大將軍,大將軍住手啊!”劉敏、來忠等人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瘋狂的搖晃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子。那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子面色已經開始變得蒼白,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終于順過了一口氣的廖化心有余悸的看了姜維一眼:“伯約,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我們有什么辦法?陛下不下令,我們在cd調動不了一兵一卒啊!就老夫現在率領的這支援軍,都還是張仆射(張紹)走了皇后的路子才讓陛下首肯的……黃皓那閹豎蒙蔽圣聽,陛下根本就不知道局勢已經險惡到了如此地步!”
“噗!”一口鮮血噴射而出,姜維的身軀一陣搖晃后居然朝著后面仰天倒下了。
“大將軍!”“伯約!”在眾人的搶救下,姜維悠悠醒轉,神志恢復后的姜維開口就是一句哭腔:“維輔漢三十年,北伐寸功未立也就罷了。居然還把漢中也丟了……這興復漢室的丞相遺愿,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如此,我還有什么面目去見丞相啊!”
“大將軍萬萬不可如此!此刻國勢危如累卵,我等還需要大將軍帶領我們力挽狂瀾!”
“是啊,伯約。老夫雖然此前對你屢次興兵北伐多有不滿。但此時此刻,國家還需要你來支撐。伯約請放心,自老夫以下,伯恭(張翼)、龔襲(董厥)都聽你指揮!”
“伯恭?龔襲?”
“是啊,本來這一次通過皇后的關系,cd派出了一萬援兵。原計劃是老夫帶五千人固守橋頭,等待你回師。伯恭帶五千人進入陽安關協助子廉防守……橋頭就不必說了,幸虧諸葛緒膽子小,沒有一下子突進白水關和劍閣。老夫到了白水關后不敢再前進了,只能派出斥候遠遠的監控著橋頭的諸葛緒,直到聽說你北上準備偷襲諸葛緒的后路,老夫就知道你要回來了……而伯恭那一路,也沒能救到陽安關……等聽到陽安關失陷的消息后,伯恭就已經向劍閣撤退了。董龔襲已經發動了五千梓潼民夫,在劍閣加固關隘……”
“……還好大漢還有你們幾位。”聽完廖化的介紹,姜維長舒了一口氣:“元儉,我的意思,是放棄白水關,全軍進入劍閣。”
“嗯,伯約之見與我不謀而合。”
為什么要放棄白水關而全軍守御劍閣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就是地理位置的問題。白水關是在西北面,主要面對的是鄧艾、諸葛緒的六萬人,從北面而來的鐘會大軍完全可以對白水關視而不見。而劍閣的位置是在正中間。不管是鄧艾的軍隊還是鐘會的軍隊,只要想南下cd,劍閣幾乎是必經之路。所以與其分兵抵御對方,不如合兵一處:敵人雖然也能合兵一處,但是防御方肯定會更占優勢。
而且隨著陽安關的丟失,整個嘉陵江流域上游已經門戶大開。如果鐘會夠狠,完全可以在廣元修建船舶,沿著嘉陵江向東進入巴西郡——如果姜維等人分兵據守在白水關,那當鐘會向東沿水路進入巴西郡的時候,白水關的軍隊就會鞭長莫及。而蜀漢的主力都聚集在劍閣就不同了——劍閣的旁邊就是漢壽,那是嘉陵江上游的大碼頭。只要鐘會敢發瘋沿江東下,姜維就可以很愉快的讓鐘會全軍覆沒。
第二就是陽安關丟失的過程著實讓姜維、廖化等人心寒:益州本土的世家對蜀漢政權不滿意也就罷了。最近這些年,隨著蜀漢吏治的腐敗,連益州的百姓都對這個政權不滿意了。那些純粹由益州本地人組成的部隊,其可信度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