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東面,彝認為鐘會不會將主力向東面展開。因為,劍閣的東面是東西向的大巴山。他要把軍隊展開,恐怕要一直展開到東吳,才能重新繞回來。”
“這是當然,大巴山的險峻不比秦嶺差多少,而且這四十多年來,由于先帝和丞相有意識的阻絕大巴山交通,整個大巴山脈,連條像樣的棧道都沒有。如此說來,西面呢?”
“西面按理說也比較安全。因為劍閣以西幾百里內都荒無人煙。在這里行進,根本找不到補給。只要偽魏的統帥不發瘋,斷然不會走這條道。”
“呵呵呵,子豐后面要說的話本將知道了。這一次偽魏犯我,豎子鐘會因為蔣舒那個叛徒拿了大功。這經年老將鄧艾心里可是極不甘心的,所以一定會發瘋是吧?”
“右大將軍光憑這一點,就勝過大將軍太多!”
“誒,子豐,不要拍馬屁,說正事!”
我可不是拍你的馬屁啊。你的軍事才能可能比起姜維差了太多,但是在權術斗爭方面姜維給你提鞋都不配!就比如剛才你說的鄧艾的心理,姜維那個政治白癡就絕不會想到。
“正如右大將軍所說,鄧艾是肯定會發瘋的。而劍閣的西面,是邛崍山脈。這道山脈可不是東西走向橫亙在我們與偽魏之間。他是南北走向的。其北端在劍閣西北,南端在江油!雖然一路之上荒無人煙,路途極為險峻。但畢竟是有峽谷可以通行的。”
“所以,如果敵人的統帥為了求取戰功,做軍事冒險。那么不管他從邛崍山脈的哪條峽谷走過來,其出口都在江油?”
“正是如此。右大將軍試想一下,如果是鄧艾領兵走邛崍山脈的景谷道——六七百里荒無人煙的險峻山地走下來。這軍隊還有多少戰斗力?而此時右大將軍率領永安精銳在江油以逸待勞,待得鄧艾來到后將其一舉成擒的話……”
……
“所以陛下,大將軍現在的主力在劍閣,臣的軍隊去了那里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江油這邊則需要先做準備以備萬一。因此,臣請命,率領永安軍團去江油駐守。補上這最后一塊疏漏!”
“呃……”好吧,其實劉老板完全不懂軍事,不,應該說目前蜀漢朝堂之上除了閻宇,就沒有一個人懂軍事。
“呃……衛將軍的意見呢?”得,劉禪居然問起了諸葛瞻——他爹會打仗他就會打仗么?
“呃……陛下,右大將軍。其實大將軍在最近給cd的奏章里也提到了江油防御的重要性。據說也是關子豐的提議。本來大將軍的意思是派董太守(董厥)率兵三千人駐守在江油。可現在朝廷里面事情多,我等忙不過來,就把董太守留在尚書臺幫忙。現在江油那里是江油縣長馬邈和董太守的長子董明董崇亮率軍三千人鎮守。如果右大將軍的八千人也去那里,會不會太多了?需知,江油距離劍閣兩百多里。把如此數目的軍隊安放在那么偏僻的地方,如果劍閣出了問題,這一萬多的部隊根本反應不過來啊!”
“那衛將軍的意思是?”
“陛下,臣的意思是,江油那里繼續由馬邈和董明率領三千人鎮守。cd這邊,臣率領一萬羽林,匯合右大將軍的八千永安軍。入駐涪城。涪城,地處交通要沖,無論是北面的劍閣還是西北的江油,都有官道相通。不管哪個方向出了問題,都可以迅速響應!”
“嗯,衛將軍此言,甚合朕意。”
“陛……”真是成也官僚,敗也官僚。因為閻宇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所以關彝和他溝通起來比和姜維溝通要容易得多。至少閻宇比姜維更容易接受鄧艾發動軍事冒險的可能。但也正是因為閻宇是個官僚,所以當皇帝和諸葛瞻都表示不采納他的意見時,他無法堅持到底。
“或許鄧艾不會這么瘋吧?就算鄧艾這么瘋,江油那么堅固的城防,要支撐到我們援軍抵達,也是沒問題的吧。算了,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得罪諸葛瞻和陛下。”
當三天之后,關彝接到cd的飛鴿傳書,忍不住以手撫額:諸葛瞻你個白癡!你不把你爹的功業敗完,你是絕不甘心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