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彝收到江油陷落的消息,已經是十一月三日。時間已經整整過去了五天。
“哎,沒想到董崇亮也有如此的氣節啊。”長嘆了一口氣,看著呼出的白氣在低溫中慢慢的消散。關彝的眼神變得堅定了起來:“改之,連董崇亮都能如此。我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我決定了,我要踏出那一步!”
馬過看著關彝的眼睛很久,然后也堅定的說了一句:“過愿陪子豐走到最后!”
關彝說的那一步,是一旦踏出,就沒有回頭路的一步——做權臣。
所謂權臣,就是大權獨攬,讓皇帝到一邊去。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想到了就去做,根本不用考慮皇帝的意見。若是皇帝知情識趣也就罷了,要是在那里嘰嘰歪歪,那就進行廢立甚至弒君!
在這個時代,曹操做過權臣,司馬懿做過權臣,東吳的諸葛恪、孫峻、孫綝都做過權臣。現在曹魏的相國司馬昭,也是權臣。由此上朔歷史,霍光、董卓是權臣。往下數,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統統都是權臣。
由此可見,做權臣這一步一旦踏出,要么被君主反攻倒算身死族滅。要么謀朝篡位背上萬世罵名。
唯一的例外是諸葛亮。數千年歷史,作為一個權臣,得到善終的。好像只有這么一個孤例。(蔣琬被費祎牽制得很厲害,不能算真正的權臣。而費祎則不得善終)
但這種孤例的形成,一方面是諸葛亮自身的高尚品格和強大的自我抑制能力。另一方面是劉禪的高度忍耐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現在的劉老板已經不是當年懵懂無知的少年了,品嘗過大權獨攬滋味的劉禪先生,這個時候眼睛里是絕對不會再容得下新一代權臣的。
從這一年的二月鐘會出鎮關中開始,關彝就不停的通過各種方式提醒蜀漢的各方人士,要他們注意這里,注意那里。可是不管關彝怎么做,有一條線他始終牢牢把持住了:劉禪不發話,他絕不私自調動軍隊——不然,他早就帶著自己的軍隊去江油了——那是鄧艾最虛弱的時候,在那里殲滅他,是最有希望和可能的。
可是現在是三國末期,不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了。這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各自建國四十多年了。國家統治體系已經比較穩固。在這個時代你玩無旨意向首都進軍?你想干嘛?在碰到鄧艾之前先來幾場內戰把蜀漢的腹心地區打爛嗎?
在這場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急吼吼的私自出兵肯定會受到朝廷鎮壓。現在不同了,敵人已經進入國家的腹地,這時候他要無旨意進兵,應該能夠得到沿途各郡太守的善意中立甚至是積極響應。但說真心話,如果有選擇的話,關彝其實還是不想這樣做。
因為,他不想做權臣。
一旦私自調兵這一步跨出去,這個時候是國家危亡之秋,可能沒有什么。但一旦蜀漢挺過了這次亡國危機,針對他的清算一定會猛烈的到來。到了那個時候,關彝唯一的選擇就是緊緊抓住手里的軍隊,以元從派為核心,聯合荊州派以及姜維等人,重新回復諸葛亮時代讓皇帝靠邊站的局面,做新一代權臣!
權臣是這么好做的么?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滅啊!你以為司馬懿當初真的就想做權臣啊?你以為司馬昭現在被架在那個位置上就真的很舒服啊?你以為姜維沒有做權臣的能力啊?可他委屈也好,窩囊也罷,就是一直不肯跨出那一步——那是一條不歸路啊。
可是這個時候再不跨出這一步,鄧艾很快就要打到綿竹了啊——別跟我說什么閻宇也是良將之類的廢話,有諸葛瞻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死孔雀在上面壓著。閻宇就算是魏武在世也沒辦法的。如果這個時候還因為朝廷沒有明確命令而不帶著軍隊向cd前進的話。到時候劉禪一旦出城投降,那就什么都晚了!
“改之,給江陽的令行去信。嗯……就說我要在沒有陛下明確指令的情況下私自帶兵向cd進發了。問他敢不敢跟我一起去闖一闖。”
“……江陽守定會追隨君候。”
“呵呵呵,但愿如此吧。把今天我的決定飛鴿傳書給各位股東,何去何從,讓他們自行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