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仲英,來看輿圖。這里是cd,由此西北方向一百八十里,是綿竹。目前鄧艾的軍隊就駐扎在這里。根據綿竹戰場上逃回來的士兵說,鄧艾的軍隊里有大約五千羌人。這些羌人騎術精良,在綿竹關大戰中,這些羌人起了決定性作用。”
“將軍!我家先祖起于羌地。克制羌騎,是我馬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到了決戰時,這五千羌人,請交給我馬杰來對付!”
你家已經沒落哪,就三百西涼鐵騎怎么和對方幾千的騎兵對戰啊?算了,年輕人就是這樣。
“仲英請稍待,等關彝把話說完好么?”
“抱歉,杰太激動了。左將軍請繼續。”
“嗯,是這樣的。我軍現在大概有三萬人。其中只有仲英帶來的三百鐵騎是騎兵。就算回到cd,國威把趙家留在府上的騎兵都帶出來,再加上關、張、孫、簡等各府家將里善于騎戰的,也不足一千五百人。而cd的羽林軍……”關彝自己都搖了搖腦袋:“兩軍交戰,沒有騎兵的話。臨陣的時候指揮官很多想法就無法實施。對敵人的進攻,其應對手段也會少很多。若是打贏了,沒有騎兵的一方其戰果也注定很有限。所以,我軍為了在接下來的決戰中取得徹底的勝利,必須要找到可堪一戰的成建制部隊。”
“左將軍是想馬杰去劍閣……”
非常好,少年,你真聰明:“是的,仲英。現在,益州本土世家已經集體發動起來對戰場實施信息屏蔽。我軍的使者一般情況下到不了劍閣。而由于信鴿的培養過于費時費力,我復興社在劍閣也沒有開通鴿站。所以,只有請仲英率領馬家三百鐵騎,突破重重阻礙,一路疾馳劍閣。”
“馬杰明白了,愿意擔當此任!”
“善,仲英,這是我給大將軍的親筆信。其實就是給他報個平安,免得他被一些錯假消息給誤導了。你去了劍閣見到大將軍,就說兩件事,第一,cd無恙,請大將軍繼續堅守劍閣。第二,請支援復興軍這邊一支騎兵。”
“遵命!”
“哎,仲英啊,此去劍閣,來回一共一千余里。途中不知有多少宵小欲得仲英之首級而后快!關彝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危險的事情。但還是厚顏向仲英提一個很過分的要求:請在十日之內率領不少于兩千人的騎兵趕到新都。可否?”
“新都?左將軍是想把決戰的地方放到新都?”
“是的。cd城外戶口太過繁密,直接讓鄧艾到cd邊上來交戰對民生破壞太大。所以,還是稍微靠北一點。仲英,雖然擔子很重,但我堅信你能完成!我和三萬復興軍將士的性命,就交給你了!”
其實關彝后面還有一段話沒有說:現在軍情緊急,他根本沒時間來對益州派里哪些是帶路黨進行甄別和清洗。但是不清洗吧,若是背靠cd作戰。兩軍打到關鍵時候,投降派帶路黨們在cd城里給他點一把火就足夠讓他全軍崩潰。所以,老子去新都打仗吧。老子出城后cd就實行軍管,四門全部封閉幾天,到時候你們在cd鬧出多大的亂子都不影響我的作戰——實際上他的軍隊一旦北上,帶路黨們在cd發動動亂就失去了意義。
“馬杰明白了,請左將軍放心!馬杰誓不辱命!”
送走了馬杰,關彝轉過頭來,卻嚇了一大跳。
“北地王!您怎么在這兒?還有,這個時候你披掛這么整齊干什么?”